|
当前,我们的人才观存在偏差,“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人才观仍在影响着社会,每到高考,“状元热”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看重学生毕业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学校、学生,往往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这些偏差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中又以教育系统为甚,其表现就是激烈的应试教育,许许多多的教育行为都变成了应试行为,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则是激烈应试教育的衍生物。
作这样的分析,不是推卸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责任,只是想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毫无疑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也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问题的严重性是,迄今为止,我们不少地方和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课业负担过重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些地方和学校才乐此不疲地变着法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互相竞争地增加学生负担,增加了作业、增加了考试还不够,还要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这样搞下去,我们的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没有了休息时间,没有了学习选择权,没有了快乐,结果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愿望受到严重影响,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受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不少学校和地方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受伤害的还有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党的教育方针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无法得到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主题地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
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要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进一步深化对课业负担过重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坚决地与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作斗争,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每所学校力量都十分有限,尽管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也不足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潜下心来教书育人。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社会、对教育系统来说,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现阶段我们首先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各地各类初中和小学必须切实做到“六个严格”:一是严格开设课程,所有中小学都必须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加大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尤其是要坚决防止和杜绝搞两张课程表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今后教师布置作业,自己首先要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作业不能布置给学生做;三是严格控制补课,诚然这方面社会上违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首先要抓好自身;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