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减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阶段首先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一是严格开设课程,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三是严格控制补课,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当前,在应试教育尚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谁都在担心,自己“减负”了,别人会不会“减负”,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六是家校联动制度。
【作者简介】刘希平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孩子读书学习不快乐,是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反映,由来已久。学习当然会有压力,适当的负担对学习也是必需的,但现实是这种负担和压力太大了,而且越是在城市,越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表现得越突出,社会反映也越强烈。
有不少学生及家长给我们写信,反映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的甚至算得上是“血泪控诉”;一些学生或家长把课程表寄给我们,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12小时;媒体也经常报道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教育系统提出严厉批评;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现在的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教师们也在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而我们教育系统和学校也不满意。
全社会都在批评,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发了很多文件、作过很多次部署,不能说这些文件和部署没有一点作用,但总是好景不长。一些学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问题仍在继续,在有些地方、学校甚至愈演愈烈。
深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深知,开展这项工作很难,非上下统一思想不行,非下大决心不行,非采取坚决措施不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不仅要统一教育系统的思想,还要统一全社会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