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中国教育回顾 > 相关报道
盘点2010年十大文教热点 自主招生、教改入围
2010-12-17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曹操墓:何尝不是里程碑

  大约1800年前,一个名叫曹操的人,空怀一统天下的雄心黯然谢世。他一定不会想到他的葬身之处会成为2010年最为曲折漫长的喜剧!

  和关注各种灾难、各种事件相比,长时间关注一次文物考古真的不能算是一件坏事了。大众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一件事情能够长期吸引公众眼球,不容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似喧嚣的背后却环环相扣,仿佛一出相声,有捧哏的有逗哏的,到最后还皆大欢喜。想出名的地方出了名,想露脸的学者大大方方地推销着自己的著作,连编幽默短信的网友也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而且连受到置疑的考古学界,也喜出望外地欢迎这种置疑——要知道他们穷其一生做的大量工作几乎都没有人关注,一个小小的曹操墓却让他们成为曝光率极高的明星!对于二里头遗址属于夏的早期还是晚期,考古界争论了50年,也没有演变成一个公共事件,无数的考古专家也没少挖墓,可是没有一个比这个更轰动。

  从这个角度讲,曹操墓成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是实至名归,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中国考古的里程碑。毕竟历史给了考古学家一个机会,调整自己的学术风格。自我沉醉的学者如果不是遭遇所谓非专业人士的执著质疑,怎么会知道说服大众相信一个结论有多难?如果从此后重要的考古挖掘都会遭遇大众的围观,他们是否会多一些对知识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不错,大众也许真的不知道考古学是根据怎样的证据链条来进行判断,也不知道一项考古如果造假有多难,成本有多高,中外考古历史上的造假有哪些。但这能怪谁呢?考古的目的之一本来是破译人类留在大地的遗存,揭开那些没有文字的天书,可是我们的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写得却比天书还难懂。面对突然而至的关注,我们的考古界显然没有准备好。

  你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现在对各种真相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饥渴,对于各种不诚信的怀疑达到了极致的程度,曹操墓何尝不是一个里程碑?如果能够将之转化为一个帮助公众恢复对社会基本信心的机会,如果考古学家真的能证明这次考古经得起铺天盖地的质疑,能够证明还有一门学问有着严格的学术规范,那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很多时候得出一个结论会受制于诸多因素,待考、存疑,或在没有否定证据出现之前的暂时认定,都是可以接受的。学者和公众也许都要习惯于在探索未知的路上驻足等待。一位考古学家说过,给历史搭架子,不要总用钢筋水泥,根据现在的发现,做一个硬邦邦的钢筋水泥般的结论,只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如果持这样的平常心,中国学术恢复自己的诚信还是有希望的。(杨雪梅)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盘点2010那些“族”:80 90后新生代的五味生活
· 盘点2010之留学表情——海外学子的过往一年
· 全国政协委员谈曹操墓风波:学术问题何以娱乐化
· 复旦考证曹魏墓再添标尺 画出后裔"迁移地图"
· 复旦大学确定3处DNA采样点考证“曹操墓”
· DNA能否鉴定曹操头骨?人类学与历史学联手
· 复旦曹操墓真伪研究:曹操后裔存在 目标已锁定
· 复旦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墓
· 曹操墓真假难辨 考古研究竟成跨年要闻
· "曹操被发现"真伪难辨 高科技能否为其验明正身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