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忧”与“外患”——
购置图书只为填充书架
经费增长难以跟上涨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整体发展势头不错,但是,水平仍参差不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在朝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建设稳步迈进,一些馆的硬件设施已同国外知名高校不相上下。
但是,985院校与211院校之外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却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理念落后等问题。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学校平时并不重视图书馆建设,每逢教育部教学评估才一次性购置大量图书,填充数量。“图书出版是有规律的,图书购置是一门科学,不以保障质量为前提的图书购置,令人心痛。”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说。
推荐内容>>高校图书馆“宝藏”该如何开发?
推荐内容>>北京高校图书馆开放设门槛 部分需介绍信并收费
推荐内容>>北大清华等34所高校图书馆将向社会免费开放
推荐内容>>多所大学图书馆拟向社会免费开放 引发争议 更多>>高等教育专栏
“应当承认,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之前的建设缓慢,甚至停滞,令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水平与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水平还有差距。”有学者指出,“建设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仍未得到应有重视。中国高校图书馆还普遍面临地位不高、经费不充裕的困扰。”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里还位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图书馆馆长,过去一般都是由社会名流、学术大家来担任,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是素质相当高的人来担任。但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馆长的地位不如学院院长和一些系主任。学校并不将图书馆视为教学科研单位,而是视其为普通行政职能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大椿介绍,“国外知名大学对图书馆十分重视,图书馆馆长的声望与地位要高于一般的教授,是仅次于教务长与总务长的角色。”
“尽管在大学里,我们不应该用行政化的眼光来看待馆长的角色,但是,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应该由具有相当高素质的人来担任。”刘大椿强调。
除面临在学校内位置相对“边缘”的“内忧”,高校图书馆还面临“外患”。
据介绍,目前大学图书馆每年的图书购置包括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中文期刊、外文期刊以及各种电子资源等。其中,外文期刊和数据库的购置费用占支出比重很大。一些国外的出版商因其业内的垄断地位,“贪婪”地盘剥着中国的高校。
朱强介绍,“几年前,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曾联合发表声明,抵制其收费的快速增长,才使得收费从年增长22%的势头,降为目前的年7%到8%。”“即便这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出版商的费用有一个年均8%的自然增长,但是,图书馆的经费却无法实现同幅增长。”朱强介绍,“尽管学校非常支持图书馆的发展,也体谅到图书馆的现实困难。但连年增长的费用从何而来,依然困扰着我们。”
还要强调的是,在与国外出版商的“较量”中,中国的图书馆显然处于下风。“出版商声称,中国一所学校的文献下载量就超过很多国家一个国家的用量。但是,服务器设在出版商那里,我们只有访问权,他们所谓的下载量,我们根本无从统计。”朱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