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大学图书馆拟向社会免费开放 公众叫好高校唱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德国的图书馆学家诺德说过:“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权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而4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国现在有多少图书馆真正敞开大门了呢?
其实这个数字是多少,可能并不重要。不过很多城市开放图书馆的尝试一直都在进行中。比如上个周,北京110多家图书馆就联合发起了“首都图书馆联盟”。不过,其中“高校图书馆逐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个消息一宣布,却引来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公众叫好,高校却唱衰。首都图书馆联盟成立一周后,北京台记者史喻进行了一番现场调查。
市民:各校不同的专业,它可能图书馆收集的书也不同,这样能增长自己的一些知识各方面,都很好。
市民:高校很多图书馆资源藏书非常多的,有些专业书不亚于政府开放的这种图书馆。
开放大学图书馆的赞同者认为,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应该服务于知识文化的传播,对于北京和上海这样高校集中、公共图书馆资源缺乏的城市,这无疑是一剂良方。但是反对者也不在少数,其中大多是高校师生。
学生:比如有些书一共才四五册,老师一说这书好,大家都去借你就借不到,要是还有别人来借怎么办?
北京大学校报主编汤继强的观点更是明确,他认为开放可以,但应该是有条件的。
汤继强:对特定群体的开放,目前的情况来讲,高校图书馆已经对特殊群体开放了,指的就是学术界的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普通的社会公众开放更像是一个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