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青年报记者 ] 我们到地方去调查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高职学校的学生招生明显不足,过去几年中职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造成了剪刀差的问题,如何来解决职业教育生源配比的问题,有地方提出在现阶段可以增加高中阶段,或者是认为中职招的过多,而把高职的很多生源砍掉了,我们在现阶段的“立交桥”的建设中,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 葛道凯 ] 前不久,我司刘建同副司长专门去湖南作过一次调查,请他给大家报告一下他调查的情况,之后我再补充几句。
[ 刘建同 ] 关于高职和中职的招生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类型,目前我国的中职招生,经过这些年的连续扩招,现在已经到了年招860万人左右。正像刚才葛司长讲到的,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块的要求是继续保证规模。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从我们所了解到的数据来看,这几年基本是稳定的,大概在310万人左右。整个职业教育一年的招生量是1000多万人。所以,这位记者朋友谈到,一些高职院校的招生不足,这个里面会有很多原因。因为从整个招生情况看,这个问题不是特别突出。对于具体的院校,由于院校的办学等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办学条件不够好或者是专业设置不太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或者说在校学生的就业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具体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
[ 刘建同 ] 现在,我国共有1200多所高职院校,无论是招生还是在校生,都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招生来讲应该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总体上讲,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今后教育部在中职和高职的协调发展方面将会做更多的努力,推进这两块教育的协调发展。至于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中职对高职的影响,可能不能这样简单理解。目前,中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高职属于高中阶段后的教育。我不知道怎么会是中职的招生影响了高职的招生,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今后来讲,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推进立交桥建设方面,会进一步扩大中职学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的渠道,努力使整个职业教育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谢谢。
[ 葛道凯 ] 当我们说招生困难的时候,我觉得隐含着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在我国历来大学招生都是很俏的,都是学生求学校,这种事情不会持久。世界各国不论哪一级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只有办的好的学校,才是学生求学校,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学校求学生的,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的,大的趋势是高等教育的供不应求的情况迟早会发生改变。像高职、本科,将来终会走到这一天,显然我们这个速度是在加速前进的,所以高等教育招生困难,我觉得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正是因为高等教育将来的发展会遇到招生的困难,才会促使学校更进一步把精力注重在提高自己的质量上,注重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上,从而促使学校为我们的老百姓提供更好、更高水平的教育。
[ 续梅 ] 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个别记者还有问题,我们会后再问。再有三四天我们就会迎来元旦了,在这里我也代表教育部新闻办恭祝各位记者朋友新年快乐、一切顺利,我们也愿意和大家一起祝福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进展。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葛司长,感谢刘司长、张司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明年的新闻发布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