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教育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过去一年全球数字教育整体水平提升4.54%,表明数字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数字技术正日益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2025年国际数字学习日的致辞中指出,“然而,长期存在的数字鸿沟,使许多学习者无法获取可以带来这些惠益的技术。据估计,2024年有26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2%)无法上网,其中18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必须积极引领教育领域的数字变革。数字学习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当前,全球教育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各国教育数字化进程如何?基于何种视角制定教育数字化政策?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关注和解答。
全球数字教育战略布局
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发布《全球数字契约》,强调数字技能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制定国家数字技能战略,以应对全球教育变革。近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将数字教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国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明确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发展方向;美国通过《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构建“五年一迭代”的政策更新机制,聚焦信息技术发展重点,树立教育与技术融合的理念;欧盟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政策框架,对教育数字化进行全方位规划布局,支持各成员国建立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教育和培训系统;英国政府将“数字技能和人才”列为英国数字战略的关键领域之一,提出要扩展数字教育传播渠道、培养公民终身数字技能,稳固英国教育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韩国将智慧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系统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让更多师生在课堂享受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服务;澳大利亚在数字经济战略中提出要建成领先的数字社会的愿景,强调全民掌握数字技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新加坡在智慧国战略框架下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力求构建支持学习者个体发展的数字教育环境,培养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数字化人才队伍。
在推进数字教育战略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为占领教育改革“高地”,各国纷纷大力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高速网络、智能终端和数字平台。美国通过《连接教育计划》和《教育宽带计划》(E-Rate Program)实现了99%的公立学校高速宽带接入,并投入1万亿美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卫星互联网接入和城市学校5G专网建设;欧盟投资逾2.49亿欧元用于教育数字化装备、师资培训、数字技能课程研发等领域,并通过“连接欧洲设施”计划(CEF)统筹跨国宽带建设;英国已实现99.8%的公立学校高速宽带接入,并通过橡树学院(Oak National Academy)在线平台提供全球慕课资源;日本通过“GIGA学校构想”这一“国策”级计划,推动实现每一位学生配备电子终端设备的目标;瑞典每年持续投入2000万瑞典克朗,用于加强地方和社区的数字化能力建设;韩国为中小学打造38万间有千兆网络的全息学习空间,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未来教育体验馆;新加坡通过全国统一的学生学习平台(SLS),将智能化学习工具嵌入日常教学场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
实现“数字公平”是全球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共同目标。通过降低教育获取的门槛,数字技术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教育机会。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将数字鸿沟问题置于政策核心,明确提出技术应服务于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欧盟希望通过数字教育促进教育平等,加强互联互通设备和组织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一个“没有人掉队”的数字社会;德国《数字公约2.0》计划投入50亿欧元重点支持教育薄弱地区;西班牙投入7630万欧元资金提升农村地区光纤覆盖率;南非构建统一、协调、包容的教育体系,向所有人提供免费的数字教育内容。
各国不仅通过推行数字教育战略确立数字教育的发展方向,还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标准制定和评估监督确保政策落地,为全球数字教育生态的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革命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教育生态。随着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已成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新趋势。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发布的“数字教育研究全球十大热点”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题占据了三席:生成式AI加速跨学科融合、AI赋能个性化学习、人智协同塑造数字教育新生态。
根据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超过95%的国家都在关注“人工智能+教育”这一主题。近八成国家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将教育作为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支柱。美国2024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AI应服务于个性化学习,并设立白宫AI教育特别工作组;日本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挑战,在“GIGA学校构想”中加入相关指导措施,设立“生成式AI试点学校”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韩国明确提出打造“以人为本的智能教育环境”愿景目标,还计划在2028年完成中小学AI数字教科书全面落地。
在课堂教学层面,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英国92%的大学生使用AI辅助学习;芬兰开发的AI学生支持机器人基于情感识别技术,降低学生辍学率;新加坡在小学和中学引入“趣味AI”模块,将机器学习融入学科教学。在AI的助力下,这些教学创新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教育向更公平、更优质的方向迈进。
在AI浪潮中,各国重视技术治理机制建设,以开放、审慎的态度,确保技术在赋能教育的同时,坚守其人文价值与社会使命。为确保AI在学校安全使用,英国教育部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工具的最低安全标准,并成立教育技术证据委员会评估新兴技术;美国要求各州制定AI教育伦理指南;日本发布《生成式AI使用暂行指南》规范应用场景。这些治理措施既鼓励技术创新,又防范算法偏见等潜在风险,为人工智能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数字教育推动全球教育变革
数字教育发展最显著的影响是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享。通过互联网平台,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可以便捷地访问顶尖大学和机构的课程资源,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美国许多大学和机构会将自己的课程、教材等资源免费开放给公众。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出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吸引了全球数百万学习者,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免费公开数千门课程资料;中国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持续推动“慕课出海”,助力实现“数字教育惠及所有学习者”。这些开放式教育资源的兴起使得知识传播更加民主化,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跨越地理和社会经济障碍,惠及更广泛的学习者群体,构建起无国界的教育新生态。
在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方面,数字教育正在实现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例如,自适应学习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风格和进度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学习分析技术则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基于数字技术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和学习者的满意度。展望未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创造更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将进一步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5G网络将支持更流畅的远程互动教学。数字教育通过赋能个性化学习,最终将使“因材施教”的千年理想照进现实。
数字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传统教育生态。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而是涉及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的全方位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教育已经进入改变底层逻辑、重塑教育生态,资源共创分享、消弭数字鸿沟,素质能力重构、促进全面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的智能时代。”
数字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并有助于实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面向未来,需要各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抓住数字革命的有利契机,推动教育更加开放、公平、个性化和智能化,为全球学习者创造更美好的教育未来。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5年6月刊
撰文: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