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海淀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培训”在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召开。
此次培训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指导,海淀区委网信办主办,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面向海淀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管理人员普及IPv6知识,树立IPv6意识,促进IPv6落地,推动海淀区IPv6网络迭代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潘锋,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齐慧超出席会议。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教育行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李星,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马军锋,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崔建,赛尔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开发部总经理宁雄雁等专家就IPv6基础知识与应用前景、IPv6 国家政策与全球趋势、IPv6 规模化部署演进策略与案例等内容作了培训。海淀区委网信办主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二级巡视员黄英,海淀区委网信办副主任宋磊主持了培训。海淀区相关单位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了培训。
潘锋在致辞中强调了IPv6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明确海淀区要瞄准率先实现IPv6全覆盖目标,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齐慧超介绍了海淀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部署。她特别指出,各单位要将IPv6与本单位、本领域的核心业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海淀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水平和质效。
李星讲授了《IPv6基础知识创新与应用》。他介绍了互联网协议的演进和迭代进程,强调了IPv6作为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最主要的底层支撑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IPv6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相互依赖、互相促进。
马军锋作了《IPv6规模部署进展和政策解读》报告。他介绍了国际互联网发展历程和全球各国IPv6布局,分析了我国IPv6发展现状和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重要政策。
崔建围绕北大在IPv6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北京大学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IPv6部署运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重点。
宁雄雁作了《IPv6规模化部署演进策略与案例分享》报告,介绍了政府、金融、教育等行业的IPv6升级改造案例。
本次培训还安排了IPv4/IPv6翻译解决方案、IPv6培训实操教室、IPv6态势监测平台和IPv6数据中心的四大实践场景,参会者可在IPv6单栈全覆盖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对IPv6性能和优势有更切实的体验。
培训会上,黄英宣布2025年海淀区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优秀案例征集启动。她表示,此次案例征集旨在筛选一批在IPv6应用方面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企业,并将一批成熟的IPv6实战方案推向市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据悉,本次培训的承办方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将与中关村科学城数据投资运营(北京)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北京华职教育科技集团持续开展深入合作,以扩大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培训的覆盖规模与学习深度,建立IPv6培训长效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培训的举办地——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是我国第一个专注于IPv6产业创新的科技园区。本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是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园优化IPv6专业人才培养和IPv6创新示范服务的又一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