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征文 > 作品展示
从孩子入学看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2009-09-29    刁仁东

字体大小: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钱的人家孩子去上学,没钱人家的孩子只好呆在家里帮父母干活,产生许多文盲。解放后,党和政府开始发展教育,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也能背着书包进学堂。只要想上学都可以去上学。起初一个教室里坐上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人,教师也很缺乏。许多地方开办了复式班。有时1-5年级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办学条件也很差。随后不久,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办学条件也得到了逐步改善。孩子们能够按照年龄和学识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班和分年级的学习。到了五、六十年代,各地教育办学都有了一定规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适龄儿童都可入学,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始发展起来。到了七、八十年,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又有了更大的改观。教学楼如同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学校象花园,各种现代化的配套教学设施开始运用到教学中来,在孩子身上人们看到未来和希望,更愿意投资。对孩子来说学习更加方便。学习条件更好,国家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法倡导九年义务教育。到了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人们不再满足于孩子上学不上学,而是开始向教育要质量。由孩子能上学变为上好学。国家也开始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人们对孩子教育要求更高。许多地方出现了陪读一族。更有甚者从幼儿园开始一直陪读到大学的现象。人们对老师要求也由教单一学科转变为能教所有学科多面型的。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六十年的历史,六十年的变化。人们无不感叹,只有共产党才有我们今天孩子们幸福生活。

  [ 来稿时间:2009年9月29日 ]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教育看祖国60年巨变
· 一句传家话
· 壮哉我中国少年
· 寻梦
· 腾飞的东方巨龙
·
· 我与职业教育
· 时中华六十华诞祭百年英雄文
· 喜迎华诞话教育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