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六十年前,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一声浓重湘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那一刻起,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在隆隆的礼炮声中,我也呱呱落地。我们这一代人降生在人民共和国的满天朝霞中,分娩于人民共和国的温暖怀抱里。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曾经无比骄傲无比幸福。回首六十年走过的漫漫路程,我与共和国生死相依,休戚与共!六十载风风雨雨,六十年艰难跋涉,几多欢笑,几多忧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有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也有饱受磨难的苦闷与彷徨。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使我们的共和国从此焕发出了奋发向上的生机和活力。鬓发斑白的我们笑看夕阳无限好,年轻的共和国喜迎旭日东升!
悠悠岁月,如同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展示出共和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是在磨难和折腾中度过的,我们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过程。人民一方面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来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在党的领导下,清匪反霸,土改,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四清运动,直到十年文革时期,共和国在政治运动和群众运动的交织中前进。从我们懂事起,阶级斗争就被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到了文革,更是登峰造极,不要真理不要知识,也不要民主与法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火药味。
从六十年代开始,升学考试不是看成绩,而是政治审察,查的是家庭出身,查的是父母亲的社会关系。那个年代,我们从十五、六岁就被迫上山下乡,名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资格,似乎只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才能改造好世界观。好像我们一生下来就被打上了阶级烙印,天生是阶级斗争的对象。
文化革命中,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凡是领导干部,都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人与人斗,派与派斗,整个国家遭到空前劫难。我也在考虑人生前途,我只能自己救自己。人家在热火朝天投身于大字报、大辩论或打砸抢的时候,我选择了读书,学校不给我读书,我就自学。刚开始从破四旧后所剩无几的图书中浏览群书,最后选择了冷门,自学日语。因为我从一位老教授的书中发现了胡适的题字:学会一门外国语,好像开辟一个新世界。建国二十年以来,我们跟世界是完全封闭的,收听外国广播便是收听“敌台”,这个罪名任何人都承受不了。偷偷学习外语,充其量算是走“白专”道路。在老教授的指导之下,我刻苦自学,没有教材,我把借到的日语书用笔一个字一个字的抄下来,反复学习。一九七二年,中日恢复邦交,我更看到了希望和前途,学习更加刻苦。七十年代后期,日本NHK广播电台,在全球举行非母语日本语征文比赛,选拔二十名优胜者,前五名将邀请免费旅游日本。我把我的命运、我的遭遇、我的经历用日语写成了一篇报告文学,标题是《并非虚构的故事》,投寄给NHK广播电台,我的文章获得了优胜奖,当我的文章在日本媒体发表之后,日本各界写给我的信件,象雪片一样飞来,这时我已经成为桂林职工大学和友谊学校最早的日语老师。
这时已经是七十年代后期,党中央开始拨乱反正,被耽误了十年的青年人,也渴望知识渴望学习,桂林日报的记者谭士琳数次采访我,在桂林日报发表文章,我的自学经历,在青年人中产生极大反响。不久工人日报的记者来采访我,我的自学经历在工人日报发表后,全国各地的信件纷至沓来,我在回信中,不厌其烦的介绍学习日语的方法和要领。文革后大学恢复招生,教师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状况,我的导师向广西师大举荐了我,学校组织专家对我进行考核之后,让我试教。于是,一个没有资格读高中的人,却走上了大学讲台。我的首批学生,不是本科生,不是研究生,而是清一色的大学老师,我给他们教授中级日语,由于我对日语语法的深刻理解,与现代汉语语法的融会贯通,使得他们学习日语感到格外轻松,我的教学效果超过了先前的任何老师,教学成果在学校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1986年我荣获广西首届自学成才奖,成为全广西唯一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老师。在工作中,我的头脑一直保持着冷静,抓紧和利用业余时间,一边教书一边读书,完成了我的大学学业,又先后学习第二外语和第二专业。由于教学成果突出,1990年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我优先晋升为讲师,1995年,我晋升高级职称,答辩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核心期刊和广西科学院学报上。
如果说极左路线断送一个少年学子的前程,只是伤害到一个家庭,那么十年动乱不仅使得众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遭受残酷迫害,而且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指路明灯,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波澜壮阔:三十年风雨兼程。蓦然回首过去的三十年,它好像一部壮丽的史诗,有太多的历史值得我们回忆、品味。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政策、制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我们的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和洗礼,顶住了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干扰,我们在困难重重的环境里成长,如今终于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中国国民经济总值已经超越德国,GDP上升到全世界第三位,将很快超越日本,跃居第二位。中国为人类社会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巨大变迁,六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令世界瞩目的“东方奇迹”,让所有的中华儿女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六十岁对我们人类来说可能意味着衰退的年龄,但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却是显得格外年轻,一个年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之颠,显得那么庄严而凝重。 共和国 六十年发展历程,我感受到了祖国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沧桑岁月,道路尽显曲折,前途一片光明,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来稿时间:2009年9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