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反思所谓“封闭式管理”
——一次参观活动的启示
利用五一长假时间,我们成功组织了一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观少管所的法制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充分证明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系统性原则,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系统,并且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衔接,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
学校教育不仅依靠三尺讲台,更要靠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尤其这样,不能设想可以离开社会环境“闭门造车”。人们都在感叹如今的孩子懂事多,懂事快,却又有些想阻隔他们与社会的接触。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叫5+2=0,或者6+1=0,意思是在学校受正面教育,休息日在外面受反面教育,结果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如果这样,正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缺乏含金量,经不得风吹雨打。如果我们单纯完成校内的教学与管理,而不去过问同学的课外生活,把校门当成“三八线” 、“隔离墙”,说重一点,就是逃避责任。教育是个良心活,其效果可能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当问题已经成了堆的时候,就悔之晚矣。为了“逃避”,部分职业学校最近几年流行所谓“封闭式管理”,这是否有点叶公好龙、自信不足的意思?
正因为出于这种谨慎的考虑,虽然在参观活动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仍然对活动的效果估计不足,甚至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有一些同学和老师出于不甚了解的原因,甚至产生一些怀疑情绪,似乎感觉组织孩子参观少管所有点“那个”,会不会让人“灰溜溜”的。确实,那种通过借助政法机关的威权和专政机器的震慑,压迫学生敬畏法律、遵守法纪的公式化教育思维太过简单,我们曾经搞过的那种所谓法制教育甚至是不尊重人、不相信人的反教育行为,我们绝对不赞成。
为此,我们特别重视活动前的案头工作,给同学们介绍了大量背景材料。由于思考到位,组织到位,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在参观中,少年犯们沉痛的言辞,深刻的反省,出色的演出,悔恨的眼泪和殷切的期盼,对成长中的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参观结束了,铁门“咣”地关上了。墙外的孩子上车走了,墙内的孩子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堂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有的同学说,一个选择就决定了人的一生,一个正确的选择就代表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或许不是那么富裕,但至少他的良心会安稳些。一个错误的选择,也许你的利益和虚荣得到了满足,但你会永远受良心的谴责!甚至受到世人的唾骂!更严重的则送进了班房,断送了青春年华!参观过的同学还表示要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告诉其他同学们,许多老师和班主任也感觉不虚此行。
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社会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遵守法律规范自觉性的增强,也必将有助于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对于在校学生,那些正值花季的青少年,刚刚结束初中学习步入职业学校,对学校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却不能适应,过去有家长“一对一”的关照,如今要更多地自理,一些人难免对自己有所放纵。参观少管所、工读班,倾听少年犯的现身说法,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违法犯罪要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些真实、生动、直观、形象的活动形式,可以使未成年人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接受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熏陶。珍惜自由,远离犯罪,努力学习,长大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成了孩子们的共同语言,一些家长听到孩子们的反映后也写信或者打电话来称赞这次活动是学校对孩子们的全面关怀,也是在帮助家长教育后代。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荣耻观教育,都是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实践操作上,一方面要注意各个环节的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环节间的配合,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持久性。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教育应力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活泼多样。
我们这样做了,收获明显,更增加了今后继续做好工作的信心。这几天师生们通过座谈、写感想、做总结,同声表示了各自的决心,真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让这次教育活动的成果辐射到四面八方。
值此机会,我们还要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法制教育不仅要向未成年人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还要教育他们与践踏法律的行为作斗争,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因为能够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是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利的前提,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明辨是非、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我们还将通过多种形式,告诉学生,生活中有哪些针对青少年的陷阱,如何识别、如何求助等。要让学生明白作为受教育者他们有哪些权利(比如休息权、人格权),如果这些权利受到侵害从程序上该采取怎样的申诉途径。我们还计划带领学生参观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了解日常生活中公民会遇到哪些“法律事件”、采取什么措施会得到法律援助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即使是最弱势的社会群体也能得到法律阳光的普照和匡扶,从而对法产生敬畏,自然而然体会到法的精神。这些内容也是学生真正缺少的,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愿学的,是法制教育的要义!
我们建议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组织撰写读后感和编辑法制小报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宣传画、案例等为内容,办几期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墙报;图文并茂地宣传法律,提高学生们的辨别是非能力;聘请校外法制教育副校长来校做专题讲座或聘请司法人员到校举办法律咨询活动,利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在“学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五 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等重大主题活动以及举行升国旗仪式和重大节日庆祝及重要法规颁布周年纪念活动时,及时将法制教育内容穿插其中。
春风化雨润我心,深入荣耻观的教育,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职业学校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 来稿时间:2009年9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