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活动汇总 > 大型活动 >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征文 > 作品展示
特殊时期,那个特别的你
2009-09-22    张亚英

字体大小:

  >>点击回到征文作品展示页面

“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60年大型征文

  早上,走进校园,接受学生的一声声“老师,教师节快乐!”时,我才恍然想起,今天就是教师节。上完课,坐在办公桌前,不禁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从小学到高中,我一共有过八位班主任。要说他(她)们对自己的影响,应该是无论谁都有的,对我性格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在特殊时期,那个特别的你总是能引发我对人生的思考。

  他是我高复班的班主任,他是我们县城的一个无党派政协委员,身材魁梧,头发斑白,将近退休。聚集在我们班的要不是高考发挥失常对自己不满意者要不就是志愿填报不当落选,当然也有几位是基础不过关的。还有一位大哥是在北大学习了一年,因为专业问题及其余问题再来高复的。因此,在开学的第一天,同学的情绪就不太好。第一节课,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后,没忙着讲一些校规班规,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人字。然后就开始了他的一套理论。他说,现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讲得通俗一点,文凭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但是,并不是说学习好就行了。“人”字,站的正就成为人,但是如果歪了,就是一个“入”字,入地狱入囹圄就不知道了,所以说,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废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危险品是我们最不希望得到的。当时我就怪了,来高复班为的就是提高分数以望来年高考有个好的结果。

  第二点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他的严谨,平等,民主在全校是出了名的。他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在以后有所作为,慎独非常重要。确实,在他人面前,我们一般都会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是如果在没他人的情况下也能实打实的遵守自己内心的信条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开始我以为他也就自己说说的,但是在一年的接触后,我发现他确确实实的做到了,我们从没发现他有不妥的行为。虽然他在学校教龄也算大的,我们是他的关门弟子,但他从来不对新来的老师指手画脚。但是当学校的领导有不妥的决策时,他就会当面反对,就算是得罪他们。他深信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是做人的基本。令我钦佩的还有他勇于承认错误,面对错误。他会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而且认为那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第三点令我奇怪的是他从来就不拖堂的。他上的是化学课,一节课40分钟他一般是上30分钟,留下十分钟让我们查漏补缺,弥补自己掌握欠缺的知识点。甚至他允许同学在他的课上看其他科目的书,前提是在他讲完课堂内容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灵活应运。这话听起来好象是对同学很放松,但事实是后来我发现除了那个北大生,其余同学都是认真看化学参考书、做错题集,全班的化学终于有了提高。其实我们知道是老师的那种脚踏实地,踏踏实实严谨的态度影响了我们。使得我们对知识点也不敢马虎。

  第四点就是他很注重对情商的培养。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情商对人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智商对人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培养也应该把非智力因素也包含在内。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人际关系处理。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知识在以后的应运中是不多的,在中学阶段没必要学的那么深的,反到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的需要加强培养。作为老师他认为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而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道德的。要因材施教,因地区施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和谐人类,创建和谐社会。每周一中午他安排我们上讲台演讲,因为其余几天学校有安排的,他认为能说会道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学校就该好好锻炼的。

  第五点是他对人的心理的应运,他虽然年纪教大,但他和我们的关系很好,应该说是我们对他有种特别的感觉,不是单纯的尊敬,也不是单纯的热爱,是敬畏。他会洞察我们的内心,听见我们内心的声音,恰当的给予我们建议,引导我们朝积极的正面的方向前进。而切他很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时不时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也不能在没他人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闯出一番事业。因此要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向他人学习,促进共同的进步。

  临近高考,同学们的老毛病又犯了,经常有同学晚上在被窝熬夜,第二天就带着双熊猫眼哈欠连连。用句俗话说呢,就是做事倍功半或者就是做无用功。他看见我们这种状态后,发话了,他说,你们现在除了查漏补缺外的事情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高考是有考运的,而且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考运的,这个考运就是我们的身心状态。如果能把健康曲线,情绪曲线及智力曲线的峰植调整到高考那几天就会让我们得到所谓的超常发挥。所以现在你们不该心烦气躁,而是根据曲线合理的调整自己。只知道捧着一本书啃死读书是没用的,那时我们需要的正确给自己定位。就那样,在他的开导下,我们班及时的恢复了不急不躁的学习氛围。

  一晃离开高复班有五年多了,自己也已经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班一直没有去他家拜望他,了解他性格的人都不愿去打破他喜欢的宁静,只好在节假日,或通过电话或通过信件送去我们衷心的祝福。确实,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将会长时间的影响我。

  老师,教师节快乐!

  [ 来稿时间:2009年9月17日 ]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教育看祖国60年巨变
· 一句传家话
· 壮哉我中国少年
· 寻梦
· 腾飞的东方巨龙
·
· 我与职业教育
· 时中华六十华诞祭百年英雄文
· 喜迎华诞话教育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