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证”鸡蛋亮相洽谈会
“学生食堂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高校及社会的稳定。让广大学生吃上安全放心、价钱便宜的饭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第二届“农校对接”洽谈会开幕式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说。
农校对接,蔬菜直供高校,减少了高校的采购物流成本,食品安全得到保证。在洽谈会企业展示现场,北京新发地菜篮子配送有限公司机关团体事业部总监刘坚对记者说:“高校食堂需要多少西红柿、需要多少黄瓜,当天通过电脑、电话、传真等三种方式下订单后,公司专用配送车第二天早上6点就能直接将货物送到学校。”他表示,和过去批发给中间商的销售模式比,“农校对接”对高校食堂来说,买菜便宜了,价格比市场同类至少能差出10%;对菜农来说按需求种植,避免了菜贱伤农,收入有了保证,两头都满意。
另外,专用车直接配送,蔬菜新鲜安全度得以保障,“新发地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车每天分批次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另外,每个鸡蛋上都贴有条形码,类似于有个小小的‘身份证’,它是哪只鸡下的蛋以及鸡的饲养过程都可追溯。”刘坚表示,新发地在全国有300家蔬菜基地,蔬菜供应量占北京市总需求量70%以上,水果80%以上。目前向北京10所高校供应蔬菜,到今年底准备发展到50所,明年将基本上实现北京市高校全覆盖。
广西中盛天鸿产业集团是一家跨地区,集金融、新型农业、整体产业链、餐饮、物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打造的“一周厨品”被教育部定义为“中国高校后勤餐饮产业链第一品牌”。集团董事长周义杰有8年的食堂管理经验,他在洽谈会展示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校对接’到底谁来对?我觉得必须有一套从种植、加工、物流配送到食堂的龙头产业链,这样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为高校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绿色食品。”因此,“一周厨品”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食材闭环供应链”为一线,以“种植、加工、物流、消费”为中心的“一线四中心”生态农业产业链经济循环模式。从食材生产源开始,食品安全标准全程统一,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卫星监控,每份菜品都可追溯到生产源头。该餐饮旗下所有食堂均按照企业统一标准打造、装修,保证食品在安全、营养、口味上达到高水平。
目前“一周厨品”连锁餐饮已经成功进驻了广西近10所院校,下一步打算进军北京市场。“在保证餐饮安全的同时,每一个传统食堂转变为‘一周厨品’,拉长的产业链就能增加100个就业岗位,上缴税收15%,有很好的社会效应。”周义杰说。
据悉,有320余家企业,500余家高校参加了此次洽谈会,签订合同28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