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日起跑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011年3月底,汶川县映秀小学全体师生来到成都市成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参加为期两天的“我动手、我成长、我快乐”的交流活动。
在成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官和老师带领下,映秀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军训和劳技手工课,如电子门铃制作、蔬菜雕刻、剪纸、陶艺、风筝等。老师们到电子科大附属实验小学访问,学习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映秀小学今春刚刚搬回新校园,副校长董雪峰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目前最根本的问题。”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写:走进陕西灾区新校园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建学校成为最安全建筑
推荐阅读:为了灾区人民的幸福 温家宝第十次四川地震灾区纪行
随着灾区学校校舍重建基本完成,我省及时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全面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学校管理,努力把灾区学校打造成“治校严、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条件好、环境美”的示范学校。
在教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省推动建立重灾区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各对口援建省市共派出2380人次到灾区支教,受援方教师5907人次到援建省市接受培训,199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我省实施 “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灾区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提高使用先进教育设备设施的能力。
震后,北川全县各校在创新理念、开放交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向常规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主线精细管理,主动作为,突出特色。把灾区教育打造成为四川教育的一张名片,这是共同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