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日奋战
基本完成学校恢复重建
2011年3月28日,周一的清晨,都江堰市顶新新建小学操场上,上千名少先队员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庄严地行队礼。
如今在灾区,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灿烂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我省教育恢复重建紧紧围绕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按照“坚持科学重建、振兴四川教育”总体要求和“恢复、发展、振兴”重建思路,优先学校重建、加快学校重建、又好又快重建学校。
2009年9月1日,成都市灾后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全部竣工交接,灾区学校23万名中小学生全部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创造了“全省率先”的奇迹。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写:走进陕西灾区新校园
推荐阅读: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建学校成为最安全建筑
推荐阅读:为了灾区人民的幸福 温家宝第十次四川地震灾区纪行
一年后,除受“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的绵竹清平小学在板房学校复课外,全省所有灾区学生告别板房,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生活。
我省始终把建设标准和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把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作为贯穿学校灾后重建始终的基本原则,作为加强校舍建设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18个对口援建省共援建学校411所,占援建重灾县规划重建学校1018所的40.37%,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90多亿元。
由江苏省常熟市援建的绵竹市土门中学,不仅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的操场和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校园内还修建了一座苏州园林,取名“琴川园”,小桥流水,花木点缀。
2010年底,我省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实现,灾区学校重建进展处于全省灾后重建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