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所示为计算得到的一些部门的产出乘数和影响力系数及其排序。表1说明,教育部门,无论高教和非高教,其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拉动作用都是有限的。教育部门的产出乘数不仅低于其它各部门的平均水平,而且其影响力系数的排序也是十分靠后的。高教影响力系数1997年为0.85,排序为第100名,非高教影响力系数为0.83,排序为第103名(共119个部门)。
表1:有关部门产出乘数民影响力系数
| |
|
高教 |
非高教 |
保险业 |
汽车制造业 |
房地产业 |
建筑 |
铁路运输 |
机械设备 |
电子计算机 |
日用电器 |
各部门乘数均值 |
|
1992年 |
产出乘数 |
2.17 |
1.65 |
2.31 |
3.09 |
1.65 |
2.91 |
2.99 |
2.96 |
3.18 |
3.16 |
2.64 |
|
(119个部门) |
影响力系数及其排序 |
0.82 (97) |
0.62
(116) |
0.88 (90) |
1.17 (22) |
0.63 (115) |
1.10 (40) |
1.13 (33) |
1.12 (35) |
1.20 (7) |
1.20 (14) |
|
|
1997年 |
产出乘数 |
2.26 |
2.21 |
2.30 |
3.26 |
1.63 |
3.02 |
3.17 |
2.70 |
3.36 |
3.23 |
2.67 |
|
(125个部门) |
影响力系数及其排序 |
0.85 (100) |
0.83 (103) |
0.86 (96) |
1.22 (8) |
0.61 (123) |
1.13 (33) |
1.19 (19) |
1.01 (65) |
1.26 (6) |
1.21 (12) |
|
(二).估算增加一个学生所需的各项费用及由此引起各有关部门给总产出带来的拉动
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8年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研究数据,保守估计,每生因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而带来的额外支出除学费外,还包括额外支出伙食费:城镇生源676元,农村生源1600元(饮食业);住宿费500元;额外的交通费:城镇生源280元,农村生源337元(铁路客运业);学习用品费用510元(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化用品制造业);若设定学费为10000元,并考虑到当前城乡生源比为1:1的实际,则依据有关部门的产出乘数(见表2),可求出每增加一个学生相应增加的支出如表3所示,相应部门给总产出规模带来的拉动(按97年产出乘数计算)如表4所示。
表2:
|
产出乘数 |
饮食业 |
高教 |
印刷、记录媒介的复制业 |
文化用品制造业 |
铁路客运业 |
|
97年 |
2.54 |
2.26 |
2.72 |
2.66 |
2.00 |
表3:每增加一个学生,相应增加的支出:
|
生源比例(城镇/农村) |
伙食 |
交通 |
学习用品 |
住宿 |
学费 |
合计 |
|
30:70 |
1321 |
320 |
|
|
|
12651 |
|
40:60 |
1229 |
314 |
|
|
|
12553 |
|
50:50 |
1137 |
309 |
510 |
500 |
|
12456 |
|
60:40 |
1044 |
303 |
|
|
10000 |
12357 |
|
70:30 |
952 |
297 |
|
|
|
12259 |
|
80:20 |
860 |
291 |
|
|
|
12161 |
表4:每增加一个学生,相应部门给总产出带来的增量(按97年投入产出乘数计算)
|
生源比例(城镇/农村) |
由饮食业由国民总产出带来的增量(额外伙食支出 *2.54)
Ⅰ |
由铁路客运业给国民总出带来的增量(额外交通支出*2.00)
Ⅱ |
由文化用品制造业;印刷业带来的增量(学习用品支出*2.69)(2.72+2.66)/2=2.69)
Ⅲ |
由高教部门本身带来的增量(10000*2.26)
Ⅳ |
住宿*高教乘数(500*2.26)
Ⅴ |
合计 Ⅰ+Ⅱ+Ⅲ+Ⅳ+Ⅴ |
|
30:70 |
3355 |
640 |
|
|
|
29097(2.30) |
|
40:60 |
3122 |
628 |
|
|
|
28852(2.30) |
|
50:50 |
2888 |
618 |
1372 |
22600 |
1130 |
28608(2.30) |
|
60:40 |
2652 |
606 |
|
|
|
28360(2.30) |
|
70:30 |
2418 |
594 |
|
|
|
28114(2.29) |
|
80:20 |
2184 |
582 |
|
|
|
27868(2.29) |
(三)根据不同的规模计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社会总产出规模的拉动
这里采用两种不同的规模进行计算,一种是按照汤敏提出的扩张模式,即普通高校规模增加200万人,这200万学生每人每年学费10000元,这部分可以看作是对高教部门的最终消费增量。另外这部分学生在校增加消费约40亿元,即相当于每人每年因教育而需额外支出2000元。这个2000元是汤敏的大致估计。实际上,根据北大高教所的抽样数据,按城乡学生比1:1计算,这一数值为2357元。根据上述数据,按照表3和表4即可计算出,汤敏设定的规模可以拉动约572亿元的社会总产出规模,而不是他所匡算的1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