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必选修课程的开设上(国家教委规定的方案中此处用的是学科课程),上海开设了计算机;外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三至五年级以训练听说能力为主,辅以字母以少量单词的书写。七至九年级社会科学与自然学科开设了分课型和综合型两个方案。综合型的社会学科称为“社会”。初步设想将历史、人文地理和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综合型的自然科学称为“理科”,在小学自然学科的基础上,学习有关自然地理、物质、能、生命科学、宇宙、地球等方面的初步知识。浙江将劳动技术课列入了必修课的范围。
除了课程设置的门类有些不同外,在三套方案中,同一学科、同类学科的课时总数及其分布亦有一定差别(见表2、表3、表4)
(一)各类课程的周课时数及其比重
表2
|
地区 |
学制 |
课时总量 |
必修课及% |
选修课及% |
活动课及% |
地方课及% |
|
上海 |
九年一贯制 |
11318 |
7766/68.6 |
168/1.4 |
3384/29.9 |
0/0 |
|
国家 教委 |
六.三制 |
10366 |
8184/7900 |
0/0 |
1216/11.7 |
966/9.3 |
|
五.四制 |
10162 |
8083/79.1 |
0/0 |
1420/14.0 |
704/6.9 |
|
浙江 |
六.三制 |
9150 |
7034/76.9 |
388/4.2 |
1728/18.9 |
0/0 |
|
八年过度制 |
9796 |
7408/75.6 |
328/3.3 |
2060/21.0 |
0/0 |
(二)语文、数学和外语的总课时及其占必修课的比重
表3
|
地区 |
九年课时数及比重 |
必修学科课时 |
语文 |
数学 |
外语 |
三门合计 |
|
国家教委 |
五·四制 |
课时数 |
8184 |
2336 |
1556 |
536 |
4428 |
|
比重(%) |
100 |
28.5 |
19.0 |
6.5 |
54.0 |
|
六·三制 |
课时数 |
8038 |
2302 |
1486 |
400 |
4188 |
|
比重(%) |
100 |
28.6 |
18.5 |
5.0 |
52.1 |
|
上海 |
课时数 |
7766 |
2004 |
1228 |
686 |
3918 |
|
比重(%) |
100 |
25.8 |
15.8 |
8.8 |
50.4 |
|
浙江 |
八年过度制 |
课时数 |
7034 |
2098 |
1386 |
170 |
3654 |
|
比重(%) |
100 |
29.8 |
19.7 |
2.4 |
51.9 |
|
九年制 |
课时数 |
7408 |
2166 |
1386 |
170 |
3722 |
|
比重(%) |
100 |
29.2 |
18.7 |
2.3 |
50.2 |
(三)各类学科占上课总课时数的比重
表4
|
地区 |
工具学科类 |
知识学科类 |
技艺学科类 |
|
语文 |
数学 |
外语 |
社会 |
自然 |
文体 |
技能 |
|
国家教委 |
28.5 |
19.0 |
6.4 |
11.7 |
9.2 |
21.4 |
4.4 |
|
上海 |
25.8 |
15.8 |
8.8 |
10.2 |
7.4 |
23.2 |
8.8 |
|
浙江 |
29.2 |
18.7 |
2.3 |
4.6 |
11.0 |
23.8 |
5.9 |
应注意的是,在地方课程的规定中,上海方案要求各门教材留有10%的余地,考虑写一定的乡土教材或微型教材;浙江方案要求必修课留有5%—30%的课时数用于乡土教学或其它补充教学,教材有各地自编。
从以上三个表格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国家教委的课程设置相比,浙、沪两地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减少必修课课时,增加课外活动量,必修课的课时数与国家的方案相比,都有了比较大的下降,尤其是上海方案,从79%降为68.6%。
2、调整各学科课时比例。工具学科中,上海方案的语、数两门比例有所下降,与国家教委方案相比,语文由28.5%下降到25.8%。数学由19.0%下降为15.8%,外语的比例则大幅度的上升;而浙江方案的语文比重有所上升,外语比重有所下降。从某中程度上来说,这种做法是符合地方特色的。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往或相处能力,因此比较重视外语;而浙江从农村地区着眼,所编写的教材应从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多一些实用性的课程。
3、浙、沪两套方案都加强了技艺类学科的教学,注重学生社会生活技能的训练。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和实施要求
(一)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方案对课程评价的规定是:
1、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终结性考察、考试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考核要全面,要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
2、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核学科,其它为考查科目。语文考试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达到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允许毕业。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有学校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在基本普及中学教育的地区、不另举行小学生学考试。
初中毕业考核,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年级文化学科范围内确定考试学科,要严格控制考试学科数,其它科目则实行结业考试或考察。考试学科命题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确定 。考试合格,思想品德考查合格,达到初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允许毕业。地方安排的学科考察要求,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3、考试以每学期进行一次为宜,考察着重在平时进行。除毕业考试外,各级教育部门要严格控制统一考试。
4、考试、考查可采取闭卷、开卷的书面方式,也可以采用口头、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等级制、评语制。
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要建立必要的审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