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威显然理解学校对行为和态度会产生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杜威相信,这些影响对有意安排的课程结构会形成挑战,而解决挑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课程计划中搞清楚那些经常无意中发生的东西是什么?但是,最近对隐性课程的探究与杜威等早期进步主义者的方向不同。在近二十年中,许多课程领域的激进人士接受了隐性课程的理念,并使之政治化为分析学校在文化和经济上受压抑情况的参数。与进步主义的结构不同,对隐性课程的激进理解视之为有害的,是在学校推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机制。通过对价值的灌输、对眼从的训练,隐性课程成为社会控制的工具。
进步经验主义者把他们的想法置于学校的背景中,把隐性课程置于教学中,这样,理念可以得到经验的检验。而激进的观点则选择了批判,把学校教育的隐性维度竭力夸大,使它们看上去比显性课程更有力,也更真实。
杰克逊显示了隐性课程中诸如一致性、温顺、忍耐、纪律等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和今后在社会上的成功。杰克逊力图表明这些特点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因为学校教育的计划和控制因素经常会损害民主进程。但他的客观表述仍然受到激进论者的攻击,后者把隐性课程看作社会预定青年命运的工具和在功能上满足社会稳定的工具。隐性课程近来被作为针对学校的意识形态工具,成为批判工具,理由是学校是造成社会经济和文化停滞的机构。所以,批评者攻击杰克逊,因为他默认了隐性课程可能的负面作用,也因为他希望隐性课程可以让教育者更好地完成学校的代理统治的功能。例如,吉罗克斯(H. Giroux)就认为杰克逊的观点体现了"对社会顺从的愉快祝愿"。
沃伦斯(E. Vallance)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1)师生互动、教室结构、教育制度的组织模式等学校教育的结构;(2)价值的学习、社会化、阶级结构的维持等作用于学校的进程;(3)从课程实施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到包含在教育里的历史的社会的功能中的各种结果的种种"意图性"或"隐蔽性"。这三个层次不是并列的,它反映了隐性课程研究的发展。杰克逊的潜在课程相当于(1)和(2),沃伦斯的观点则注重意图性和隐蔽性,相当于(3)。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从注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
三、隐性课程的社会学意义
吉罗克斯(H. Giroux)叫对隐性课程进行了描述,把它分成激进、普通和传统三种,而没有提到杜威等进步主义人士的观点。大多数的课程文献把隐性课程作为维持社会阶层的工具。许多早期的进步主义研究被忽视了,特别是杜威的探讨和泰勒(R.Tyler)的评价工作,都试图从课程中找出有价值的因素。
对许多激进的批评而言,社会控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教育者在无意识地运行潜在课程时,经常通过经验的判断方式相信,他们的课堂努力得到了理性的教学惯例的支持。因为这些明显的努力具有明显的效果(技能和知识的掌握),隐性课程在学校中往往会被具有明确理由的行为(标准化考试成绩、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课程的完成等)所掩盖。这会把注意力从潜在的东西移开,使得隐性课程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激进论者的过分热心往往会混淆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功能。正如杰克逊所说,在一些案例中,对隐性课程的过度描绘会导致有人认为"潜在的是真的而明显的是假的"。就是说,学校教育的显性目标反而不被重视,因为它们掩盖了"真正的学校行为"。这样,明显的东西倒是不如那些假设被掩盖的东西重要,甚至不如后者真实。潜在功能(如培养对少数民族或贫困学生的同情)被当做真的,而明显的功能(如为这些学生提供额外的资源和学习机会)被当作不够明显、不够真实而忽略。这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由于忽视了学校教育的显性效果,激进论者的学校教育的安排会失去重心,如对对话能力、文化模式、政治真实等的传递方面,使学校处于无政府的或过于浪漫的力量的操纵下。因此,激进论者忽视了学校的保持和传递功能。
杜威理解学校在保持功能和解放功能之间的平衡。他说社会的存在靠传承也靠变革。学校作为规范社会的引擎,应该利用普遍认同的经验来选择传承并培养有利变革的社会舆论。
学校中显性和隐性的实践都要得到检验,显性的因素不能被忽视。不然有时会显得无所适从。例如,当学校课程表现的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有人会说这对校内的少数民族青年不公平,而如果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被禁止,则还有人会说这种潜在力量会让同样这些青年失去公平的机会。而学生的回应也是如此。一方面,有人说,学生对文化霸权的反对导致了学校的无效行为;而另一方面,没有学生反对也可被看作是学校行为的无效,因为这种无动于衷表明了默守成规。
隐性课程与社会控制的关系是千丝万缕的,所以,爱坡尔(M. Apple)等人认为,隐性课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并不总是隐性的,其中许多原来的学校功能在今天已经转换为公然的社会控制。这观点体现了对隐性课程的现代理解,就是说,当社会控制可以更公开地表述时,隐性课程也许就不需存在了。换句话说,隐性课程只有为了掩饰社会控制和社会功效时,才需要隐性。但是,几乎在所有的课程中都有隐性效果,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隐性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试图把它们看作对教育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并涉及了对教育环境的设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