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调整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入世后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是一个突出问题。国家人事部分析报告指出,“入世将使四类关键性人才严重短缺: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信息、生命、新材料、再生能源、空间、海洋、环保和软科学八大领域);高级金融保险人才。另外,公共管理、国际商务、外语、法律、金融保险、旅游心理咨询、研究开发及教育等10类人才也明显紧缺。”一方面,外国机构与企业,在我国境内和国际市场上开拓市场需要各种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与世界各国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急需各种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目前的研究生培养结构,着手加强学科建设与发展,调整课程设置,以改善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构。从学科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从科研体制、学术队伍、研究条件等方面着手进行规划与建设,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合作,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水平低,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则比我们成熟,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运作,在招收国际生源、科技成果转化、教育成品开发、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因此,我们应加强与他们合作,汲取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经验。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教育机构也在于国外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化过程中探索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机械学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采用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前后两年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学习,学生在国外完成毕业论文,成绩合格者可分别授予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不仅如此,他们还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50多家跨国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培养人才,协力科技攻关,建立了联合培训中心和科研合作关系。不仅增强了交大研究生教学和培养质量,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也带来了大量资金提高科研和办学能力,同时加强了大学与企业的联系。
各行业应深刻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加入WTO后,各行业都要在全球范围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各行业可依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以不同的形式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如捐赠、委托培养、设立奖学金、委托科研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基地,派代表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等。
(五)利用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国际教育市场,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是一块大“蛋糕”。西方发达国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抢占了大部分市 场。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出国留学,目前,仅北京地区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出国率就达14%。尽管我们研究生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资源短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也要力争占领一席之地。一方面,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以特色求发展,吸引外国学生。还要在发挥中国语言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新的靓点。我们也可以建立海外研究生院或在国外设立分校招收国外的大学生读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作在新招收MBA,授予中国MBA学位,使中国研究生教育走出国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六)维护主权,加强思想教育。
加入WTO将使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首先,随着加入WTO后教育开放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西方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必然在政治、文化思潮等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文化方面的服务承诺将使西方媒体得以用不同方式进入我国,特别是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目的的机构和个人会打着冠冕堂皇的口号,以合法身份从事不合法的行径。教育领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全盘西化、分化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对研究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重要,一旦他们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腐蚀,去犯罪,甚至走向国家的对立面,危险更大,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同时,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