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总编面对面 > 教育专家系列 > 第一期 教育部语用司司长 > 文字实录
王登峰司长访谈:解读“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0-10-15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字体大小:

 

专访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三)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目前包括: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传统节日晚会、中华诵夏令营、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中华诵艺术团、中华诵企业家行动、中华经典资源库。

 

  精彩语录:圣诞节过得越热闹,我们就越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情人节过得越火爆,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七夕都那么火爆,受到那么多人认识的时候,我们的价值理念也就树立起来了。

  企业是代表文化的很重要的一股力量,它确实可以有所作为。

  主持人:现在“中华诵”经典诵读大概做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具体有一些什么成就?

  王登峰:“中华诵”我们从2007年开始做,到今年是第四年。在这三年里面,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7年,我们主要做一个诵读大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当时也不是所有的省都在做,大概有10个省市跟我们一起在做,效果特别好。特别是最后诵读大赛的决赛,晚会播出以后,反响非常热烈。在2007年的暑假,我们跟央视合作,做了一个“我爱诵读”的暑期特别节目,这个特别节目主要是小学生来读经典,最后也是有非常好的反响。所以到了2008年的时候,这个赛事就延续下来了。我们讲的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靠两个方面,一个是读经典,另外一个是习俗,正好2008年的时候,国务院新增了三个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加上原来的春节,就有四个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在2008年我们就又提出来了第二项工作,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以诵读中华经典为主题的节日晚会,所以2008年我们就做了清明晚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传统节日晚会,清明、端午、中秋、春节都做了。清明晚会第一场是在江苏做的,就是名人、名家包括学生、教师一起静静地读经典。这个晚会播出以后,反响非常热烈,好多校长给我打电话,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台晚会,就是静静地读我们自己的经典,非常好。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们就把传统节日晚会也做起来了。 08、09年都做这四个节日,今年开始我们又增加了两个节日,等于说做六个传统节日的晚会,除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以外,还增加了七夕、重阳这两个节日。关于七夕,有人说它是中国的情人节,其实这又错了。

  主持人:我个人也不喜欢这个说法。

  王登峰:说到七夕,我就说两句话你就知道了,第一,这两口子分开了,多少年,是一万年,五万年,千万年,而且每年只能见一次面,就这么多年一直坚守,每年到这个时候都准时地到天河的两岸,等着喜鹊搭桥,然后见面,见面以后又分开了,然后又是一年,这么多年都能够保持每年都去,这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西方的情人节能比吗?根本不可能。

  主持人:对,是家庭观、爱情观,根本不是所谓情人两个字。

  王登峰:嗯。第二,牛郎每次去的时候,都拿扁担挑着他的一双儿女,跟情人节一样吗?情人节还带儿女,不可能的,这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秦观那时候就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对爱情,对感情,对家庭的一种坚守,所以这个节一定要过。今年的七夕晚会是在北京交通大学做的,播出以后反响非常好。第二个是重阳节,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了,重阳节,1989年我们国家把它定为老人节,你看甲骨文的孝字,一个长头发的白发苍苍的人,脑袋在这儿,头发往后飘,这是他的身子,下面有一个子,学者的解释说老了以后要依靠儿子,但是在我看来,其实这个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老子在保护儿子。他虽然头发已经很长了,杵着拐杖了,但儿子还在他的怀里,这就是中国人的孝的观念。所以《礼记》里讲:“事亲如事天,事天如事亲”,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对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对父母的孝敬,就像对天一样;对天就应该像对亲人一样。所以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跟西方人很不一样,就在于他是通过身边的事情来看世界的,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能够真心去对待他的领导,对待他的朋友。

  主持人:换句话说,这个人是不可信的,不可用的。

  王登峰:对,所以孝悌是人的根本,这是到了08年我们就开始做传统节日晚会。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就是诵读大赛,我们希望大家都一起读经典。第二个就是传统节日晚会,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关注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做“中华诵”一直在坚持的两条路线。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又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一个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做的中华诵夏令营。这个夏令营,我们每个省选三个孩子,小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一个,一百多个孩子聚在一起。干什么呢?主要干两件事,第一个读经典,第二个写经典,就是诵读经典、书写经典,都是为了传承文明,同时还给他们安排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像剪纸、捏面人、做木板年画、放风筝、抖空竹等等,非常丰富多彩的活动。09年第一次,今年第二次,09年在江苏泰州,今年在山东潍坊,两届夏令营下来,我们觉得非常成功。孩子们5天的时间在一起,从陌生、根本不认识到亲如一家,是什么力量?经典的力量。今年有一个新疆的维吾尔族的小男孩,一到潍坊,他看所有的人里面只有他一个是维族的,年龄又小,一到那儿就哭,说我要回家,但是从第二天开始,他就爱上夏令营了,最后走的时候说我爱“中华诵”,我爱夏令营。非常高兴,不愿离开,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起。最让我感动的是闭营晚会的时候,最后一个节目就是唱“中华诵”,我们请满江去唱的,他在台上唱,我偶尔回了一下头,看到后边100多个孩子,全都站起来,手挽手一边哭一边唱,他们都会唱这个歌,而且真的非常感人,孩子们都在流眼泪,一边哭一边唱。这5天的时间,孩子们在一起亲近经典,了解中国文化,他们是那么地热爱自己的文化。

  主持人:对,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体会、体验或者感受。

  王登峰:我们文化的基因是需要去唤醒的,那么,读一下经典很容易就唤醒我们这样一份共同的价值观。所以中央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怎么去构建?大家读经典就好了。

  主持人:我以外围人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是觉得比较欣慰的。我认识一个北京的培训机构,就是专门教孩子读典的,他的学生现在有3000多个,在北京设了7个点。我相信这都是在你们对典籍的推广下逐渐形成的,当然有各方面的因素,但你们这种主流渠道的推广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个人也是非常欣赏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坚持下去,就会产生作用。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访王登峰:以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工作
· 对话王登峰:扩大足球人口打造校园足球"升级版"
· 王登峰在2011语言文字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 王登峰司长访谈:如何建设“和谐语言社会”
· 王登峰司长访谈:读经典需要注意的问题
· 王登峰司长访谈:最喜欢的中国经典著作
· 王登峰司长访谈: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感触
· 王登峰司长访谈:为什么要做“中华诵”
· 王登峰司长访谈: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 王登峰司长精彩语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公报显示:幼儿园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问答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2012年数据:全国在...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