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十八大新闻中心邀请袁贵仁等四位代表与网友交流
网络访谈“中国的教育公平”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十八大新闻中心今晚邀请到4位十八大代表,就“中国的教育公平”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参加今晚网络访谈的代表,他们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首先请新华网记者提出网友的问题。
推荐内容>>十八大新闻中心"中国的教育公平"网络访谈侧记
推荐内容>>教育部:每年拨980亿资助困难生8000万人次
推荐内容>>周标亮:改善学校寄宿条件 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感觉
推荐内容>>闫桂珍:不要把高考说得一无是处 不要一考定终身
新华网记者:教育问题一直是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这场以教育的公平为主题的网络访谈,网友提问的热情非常高。请问袁部长,近年来,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进展?
袁贵仁:教育公平涉及千家万户。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推动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一是健全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98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
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一方面,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另一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如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升中西部高考录取率,组团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扎实推进教育援疆、援藏工作,扩大内地高中班、中职班招生规模等。
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两年来,中央财政投入350多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特岗计划”,为农村中小学共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的教师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从教;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此外,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服务计划。
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近年来,主要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办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