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人民网记者:有媒体报道,中国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请问李书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守信: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低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我国较大的城乡发展差距所导致的。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而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和教学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城市考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将随之提高,农村考生比例下降也就是必然趋势了。
农村生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涉及教育公平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落实好,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改善这些地方的办学条件,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尽快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有力措施,努力缩小区域间生源比例的差别,如拿出一定的招生计划,由发达地区在中西部地区招生,2012年已达17万人;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每年在连片特困地区招收1万名大学生;实行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政策,确保少数民族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些都增加了农村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