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是福还是祸?
延伸阅读
机器人“总动员”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践证明,工业机器人很适用于繁重作业、简单重复作业、危险作业和恶劣环境(高温、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下的作业,从而能有效地确保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改善劳动环境,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引入工业机器人有助于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的服务工作。这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服务业,像清洁机器人、娱乐教育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老年及残疾人护理机器人等。
1982年,荷兰开发一个装在茶托上的实验用机械手RSI,主要完成喂饭和翻书等简单动作。此后,众多欧美的科研机构和大公司投身于各种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尤其是在医疗康复领域。
相比于欧美,日本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种类也很多。2004年10月,日本SECOM公司发布了面向被护理人员的自助护理机器人“SECOM升降机”,可以帮助被护理人员独自从床上换乘到轮椅或从轮椅换乘到床上。
军用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是为执行各种军事任务而设计研发的机器人系统。大到无人战车,小到像爬虫一样的自动装置,军用机器人尽管在形态千差万别,但它们在战场上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作战力量。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各种比较危险或人员不宜到达的场所,将越来越多地出现机器人的身影。
在军用机器人领域,美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在阿富汗、伊拉克战场上,美军的各种军用机器人都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验证性使用。近年来,美军军用机器人研发的重点正在从辅助装备转向主战战备,以X-47B为代表的无人智能战斗航空器出现,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医用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外科手术规划模拟、微损伤精确定位操作、无损伤诊断与检测、新型手术医学治疗方法等方面。医用机器人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传统医学的革命,也带动了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
仿真机器人
仿真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模仿人类的机器人,堪称机器人科技领域“王冠上的珍珠”。在这个领域中,日本的技术优势最为突出。
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成功的WABOT-1型机器人是最早的有记载的双足步行人形机构。1985年,WABOT-1的改进型WHL-11在日本筑波科技博览会上展出,成为博览会上的明星,被誉为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当时的WABOT-1行走十分缓慢,每走一步需几秒钟。
1993年,本田公司成功研发了P-1机器人,使它初步具有了人形。同年,更加复杂的P-3机器人研制成功。2000年,作为P-3的直系后裔,本田公司Asimo机器人诞生!作为第一个真正具有商业化潜力的仿真机器人,它的诞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各种各样的仿真机器人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1994-2017 CERNIC,CERNET,京ICP备05078770号,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