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完善,是在保持原体制优点的同时去除其负面影响,在把知识分数作为大学入学条件的同时,把品格、情操、学习力、社会责任感等作为要素纳入入学资格考察范围;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实现高考多样化、多层次化,创造条件实施因校制宜的考试;转变命题思想,少一些学了之后多数人一辈子也用不上的知识难题,多一点应知、应会、应当面对、应当思考的现实问题,由注重考察解题能力,转换为注重考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创新,对于创新者改革者来说,是要勇敢地探索新的路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国家、政府和社会来说,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及社会环境,对改革者、创新者针对现存制度缺陷所作出的挑战,不但要容许,而且要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按一定程序坚持进行改革实验。比如高校入学制度,既要容许对高考体制内入学这种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也要容许对高考体制外入学的多种模式进行探索(包括承认其学历学位)。
目前,高考考生数逐年下降。考生录取率已达70%以上,一些省市甚至已高达80%至90%,探索高校多种模式入学已具备较好基础。择优保送、校长推荐等高考体制外入学模式正在试验。不少家长不惜重金、甘冒背井离乡的风险,让还在中学的子女绕开国内高考,直接申请到国外留学,人数逐年增多。考虑到这种趋势,遵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的要求,在国内开展一些高考体制外入学的试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可喜的是,江苏、上海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进行这种免试注册入学的实验探索了,从统招统考到注册入学,到学生与学校双向选择,改变的不仅是高校招生办法,而且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高校办学活力的新开掘新激发。历史经验证明,经过多年的争论和改革探索,我们在开创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并举的新局面是一件大好事上取得了共识。我相信在开创高考体制内入学与高考体制外入学并举的新局面同样是一件大好事上也一定会取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