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二、明确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任务,加强统筹谋划、实现跨越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最为关键的一条,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八大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最新部署,大力推动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讲透彻,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讲清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讲充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结合起来,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向深入。
二要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是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这对我们新时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做好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篇文章,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在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益成果基础上,立足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丰富实践,加强理论提炼和概括,努力形成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向世界发出“中国好声音”。另一方面,高校社科界要责无旁贷地做好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入研究工作。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积极贡献。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变化,深入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优质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