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二是对文化建设的理解认识。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与十七届六中会全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报告回应了理论和学术界对鲜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切期盼,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认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特别重大,不仅有利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而且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和自信,进一步增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自觉和自信,进一步增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觉和自信,进一步增强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自觉和自信。
三是对党的建设的理解认识。十八大报告根据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全面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强党的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要求。可以概括表述为:把握一条主线,即“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这条主线丰富了党的建设内涵,回应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坚持两条原则,即“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既表明了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显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决心;树立三个目标,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目标作出了更高标准的定位,提出了更高水平的方向;增强四种能力,即“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赋予了对党自身建设新的时代要求;加强五大建设,即“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凸显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基础性作用。报告还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倡廉、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十八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表明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务必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务必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务必增强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