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聚焦 十八大特别报道: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二)围绕改革创新这个现实需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这是关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式的重要论述。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步入深水区,势必触及深层次的复杂利益格局,牵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转变,需要建立系统完备、运行有效、更加规范的制度体系。目前,随着228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和一系列专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综合推进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我们要看到,改革的力度仍然不够大,步伐仍然不够快,与群众的期望仍然有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是高教体制改革的核心。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我们加大力度推进协同育人、合作育人,在完善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下一步还要继续把这些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研讨总结计划首届毕业生培养经验,推进拔尖学生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途径等方面改革突破,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落实高校和研究所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科教资源优势互补和有机整合。要继续实施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扩大省级卓越计划实施范围,与行业部门联合开展质量评价。继续实施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落实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建立农科教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会同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会同文化部等部门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总之,要调动行业部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逐步形成教育部门和行业部门协同推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的新局面。
二是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也是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重点要做好3项工作:(1)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近期将上党组会。这个文件将进一步明晰试点定位,要求试点高校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积极探索创新人才选拔标准,建立完善高考、试点高校考核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位一体的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在确定考生名单时要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或中学,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同时,要加强科学管理,高校应合理确定考核规模及入选考生人数,自主选拔录取计划数一般不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招生规模的5%。(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录取改革。这是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任务,今年招生已超过102万人,超过高职招生总数1/3。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录取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探索“知识加技能”考核办法;适度扩大中职对口招生、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中高职贯通五年制招生录取规模;研究出台职业技能拔尖人才或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优秀中高职毕业生录取办法。(3)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在博士生招生方面,拟在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关于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申请—审核机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并在推进初试改革、加强复试工作、完善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招生方式、建立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估机制等方面作出规范。在硕士生招生方面,拟在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全科医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试点思路及试点方案,改革全科医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和复试办法。
三是推进试点学院改革。这是一项“综合性”特征很强的改革。这项改革在战线反响很好,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目前,《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党组会审议通过,文件提出了25项支持试点学院改革的突破性政策措施。要尽快修改完善后下发,并召开试点学院改革工作推进会,部署文件落实工作,指导17所高校的试点学院充分运用政策,重点在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经验、提供示范。文件落实过程中,要坚持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成果可持续、经验可推广的原则,注重激发学校的内在动力,督促学校真做真改,在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改革力度大、试点成效显著的要给予奖励性经费支持,鼓励这些学校由试点转向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