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映
“介绍信”拦住校外人
3月26日,在清华大学西门附近租住的桂军来到清华大学图书馆,他想办一张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阅览证。前几天,他看新闻得知,北京多所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我可以偶尔去家门口的清华看书了”,桂军暗喜。
然而,他刚说明来意,就被图书馆工作人员婉拒。一名工作人员指着门前粉色背景的“非本校人员入馆须知”告知牌说,办理临时阅览证,除出示身份证外,还需要单位或街道开具的介绍信。
“我刚搬到清华附近,还没找到工作,哪有介绍信?”他摇摇头,怅然离开。接着,他来到了稍远一点的北大图书馆。
图书馆值班人员称,校外读者进入图书馆,除了身份证外,还需要出示工作证。于是,他再一次被婉拒。“高校也在玩把戏呢。”桂军耷拉着脑袋,有些失望。
桂军是“不能进”,市民杨女士则是“不愿进”。
“我有工作证,介绍信也好开”,但是,她去清华图书馆办理阅览手续时,被告知每天需要交纳2元费用,而北大则是3元。“我进图书馆是去看书,学校这样像是在卖门票”。
她认为,高校对社会开放其实无诚意,“设置道道门槛,拦住了校外的很多爱书人。”
推荐内容>>高校图书馆“宝藏”该如何开发?
推荐内容>>北大清华等34所高校图书馆将向社会免费开放
推荐内容>>多所大学图书馆拟向社会免费开放 引发争议 更多>>高等教育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