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腐败为何屡禁不止?
◆源于科学教育仍不完善
◆调查监督评判机构缺失
学术不端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连学术界的公信力都丧失了,社会就太可怕了,必须保持大学校园的净土。我们的确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学术腐败最严重的国家,当然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学术腐败的产生,首先是因为科学教育的不完善。西方的科学教育,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将科学道德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我们的科学教育讲具体的科学知识比较多,讲科学道德比较少。美国对学术不端专门做了立法,我国关于学术诚信的规范也散见于各种规范性文件中,但是很多教师对规范不了解。
推荐内容>>高校自主招生陷应试阴影?培训辅导乱象丛生
推荐内容>>复旦自主招生“千分考”开考 错1题倒扣2分
推荐内容>>高校自主招生2月扎堆考 逾20学校考试"撞车"
对于学术腐败问题,确实应该加大惩处的力度。现在总体上我们处理得有点松,这部分是由于事件本身较为复杂,也有调查监督评判机构缺失的原因。当然也要正确地理解一票否决,申请项目时造假,这个项目肯定不给你,甚至今后一段时间都不给。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就不能做科研工作了?我觉得一票否决并不等于枪毙,在惩处上也要有一个适当的掌握。
这几年,科研经费浪费、滥用等问题不断被揭发出来,科技经费的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做到公私分明、专款专用,我们一直在探索。科学研究有着探索性强、不可预见性强的规律,科技预算管理如何去适应,这是一个大难题。三年甚至五年前就能预算到今天怎么花钱?那不是真正的科研。我们在加强预算管理的时候,应按照预算严格控制支出,兼顾科研工作的不可预见性。
(本报记者朱虹采访整理)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