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高校获国家级重大科技奖励中数量最多的重要奖项。2009年度,高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而从2005年到2008年,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占总获奖项目数的62%,具有绝对优势。
武汉科技学院副校长徐卫林领衔的团队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创造了超高支纺纱世界新纪录,一举摘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纺织行业界称赞为“对传统纺纱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全行业推广这一技术。以这一技术为核心生产的系列产品已为企业新增产值25.6亿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
国家科技进步奖对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据《中国高校科技奖励报告2008》分析,近年来,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重大项目大多数是多单位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共同完成的,是研发与产业化的密切结合,是高校与企业优势集成的成果。
比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项目,就是由中南大学作为主持单位,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群与中国铝业公司的产业群协同与集聚优势,历时10年,研制成功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技术,获得67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与材料的封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科研院所、企业组建了多元化的节水灌溉互联合研发群体,大大缩短了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周期,该项目技术成果应用在陕、甘、宁、蒙、新等地区,增产粮食6.6亿公斤,增收7.3亿元,节水3.7亿立方。校长孙武学说:“高校要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出成果,就要努力与企业紧密合作。”
教育政策我来评:2009年教育政策公众满意度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