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博客
暑期征文获奖作:生命,在泥塑中散发着芬芳
2010-11-08    蓝色梦幻SKY

字体大小:

  

 

  2010年暑假7月的一天,当我踏入位于福州建新中路一处被绿树繁花环绕的大棚——巨星雕塑时,映入眼帘的是棚内四周陈列着古今中外的男女老少的塑像,以及高高的一堆泥土。

  走进巨星雕塑,最先见着的是冰心奶奶,她手捧书卷、眼神慈祥正若有所思地端坐一方;接待我们的郭志刚老师介绍说:这是律广老师的作品,参加今年福建“5·18”艺术展荣获一等奖。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持书卷身佩剑、眼含睿智显儒雅的的孔子巨大雕像,仿佛在告诉我们——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儒家思想永远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一行来自福建师大美术教育学专业的自考生们,将在这里度过我们的暑假。在炎夏中,我们将与泥土打交道、学习雕塑课程。

  刚开始我们先学习浮雕,在郭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钉子、铁丝固定在木板上以固定泥土。七月的盛夏如火如荼,透过棚盖的热量把泥土烤热,滴滴答答的汗水和着泥土、在我们手中揉呀搓呀压呀,不停地把泥土贴压在木板上,做成大概2.5厘米左右厚度的底板。我们不时地给被热气烘干开裂的泥土喷洒清水,用雕塑工具或指肚抹平裂缝、压实泥土,整平了浮雕底板。

  接下来,我根据自己的构思、在泥板上用尖细的雕塑工具绘出构图。根据前后左右空间关系、在不同地方刮掉厚薄不等的泥土,分出层次。大体轮廓已出,然后用不同的工具刮、切、填、压抹等雕塑手法、勾勒出细节,最后再细细收拾。经过近二十小时,我的泥塑创作完成了。

  我创作的是一幅《傣家秋声图》:一位美丽的傣家少女在静谧的秋林中吹奏箫曲,,引来牛儿专注倾听,秋叶随音乐而舞落入背景中。少女的衣裙、头饰独具民族风情,别有韵味;少女的芊芊玉手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弹奏箫管的动作,少女微张的小嘴、微鼓的腮帮,恰如其分地刻画了她吹奏箫曲的表情;少女的眼神传达着悠闲而神往,似乎沉醉于美妙之境;整个少女形象娴静、专注而优雅。

  整幅浮雕创作表达的意境充满诗意,那秋林的静美,那少女的闲雅韵致,无不从少女的箫声中款款流淌着……

  老师们的评价:作品出自初学者,也许技的水平略显不足,但表达的意境韵味大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此,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

  完成的泥塑经过倒石膏模,用树脂和软玻璃布——玻璃钢做好成品。之后喷洒底漆,又刷上铜粉,我的第一个雕塑作品——《傣家秋声图》浮雕出炉了!

  望着在炎炎夏日中创作的、融入自己无数汗水的浮雕装饰画——《傣家秋声图》,我的心海洋溢着甜美的滋味,我将如至宝般珍藏着,因为,我觉得:这是生命在泥塑中散发的芬芳。

  博客原文地址:http://fanghuazhengmao.blog.edu.cn/2010/573517.html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暑期征文展:慢·思·读·景—我的暑假生活关键词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湘亲湘爱 心心湘西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和儿子一起向前冲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莲花盛海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暑假,与孩子共成长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我们这伙儿人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盛夏“金蝉脱壳”记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体验部队生活,沉淀自己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不要小看笨小孩
· 暑期征文获奖作品展:夏到白云湖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