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瞬间,孩子已经周8岁了。偶然发现又经过一学期“学校生涯”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似乎在懵懂中成为“小大人”。假期,与孩子密切接触,感悟其多。
“教学”相长
假期相处中,习惯于学校生活的孩子,时时模仿“先生”的言谈举止,作为“学生”角色的我,时常勾起学生时代的回忆。“各位同学都坐好,我给大家出道题,会的请举手” “爸爸回答得真棒,爷爷、奶奶要加油了,这个大拇指就奖励爸爸了,大家鼓掌”“做游戏的‘做’不是‘作’,你写错了,要注意改正”“写字不要潦草,要横平竖直”……模仿中,孩子加强了知识的巩固,潜移默化中深化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更给家庭带了无尽的快乐。看似平常的言语,一份份童贞,细细品味,也许会折射出一点生活的真谛。生活可能如此,平平淡淡在才是最真。
学会统筹
“这几天,表现不错,给你买点零食奖励一下?”不知晓缘由的爷爷和奶奶说话了。“扣零花钱不?还是算了吧!昨天花了七块,超支了。我的私房钱不多了!”自从实行每周定额补贴,表现优秀奖励,收入自行支配的假期计划,孩子身上的花费明显减少,该买的少买,可买可不买的干脆不买,逐步养成了节约消费的习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事务的忙碌,工作、生活的计划性或许欠缺,任务执行的不够完美。匆匆的节奏中,像孩子一样统筹安排、内化约束,将计划寓于事务中,似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走向文明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爸爸,你违规了。从我做起,走向文明!”对此,我有些固执:“在不妨碍直行方向通行的情况下,向右行使的车辆和人员可以通行”。“有这样的规定吗,我们怎么不知道,老师也没告诉我们呀?在没有证实前,别这样做!”“哈哈,在学校门口前要慢行,你没有减速是违规吧”孩子据理力争。孩子还小,考虑问题直观、简单,缺乏思考,对一些规则只等的懂得浅显的字面意思。正是我们成人有了思想,原本简单的问题才会去“欲盖弥彰”。最近全市开展的“走向文明”活动,让我与孩子进一步领悟了“从我做起,走向文明;走向文明,从我做起”的真谛。“ 慎独”两个字似乎简单,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以上是寒假生活的点滴记录,都是些零星的小事,甚至不值一提,却让我感受到与孩子相处的快乐,在交往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博客原文地址:http://taoqikangkang0501.blog.edu.cn/2010/568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