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上,常州大学从全国2200多所高校的11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项金奖和1项银奖,其中2项金奖还填补了国内空白,对环保、化工等行业产生深渊影响。11月30日,常州大学拿出75万元重奖了三支获奖团队,鼓励支持校内学生创新创业。
打破国外垄断,有望杜绝化工厂爆炸事故由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孙萌、钱弘佳等9名学生提交的作品《迪源微通道反应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为一款微通道反应器,该产品申请了专利,并一举打破了美国公司对这一领域的垄断。该项目在获得金奖后,国内多家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能与学生团队进行合作。
“传统化工厂的反应器有楼房大小,不能移动,而我们的微通道反应器体积小,最大产量达1万吨,反应速度快,效率可提高50%,基本实现‘零排放’。”大三学生钱弘佳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团队就开始计划着手设计这款微通道反应器,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在今年4月份,用手工加机械加工的方式,做出了第一台设备。记者看到,这款反应器只有两个拉杆箱那样大小,构造也比较简单,底座有四个轮子,方便移动。
“以前我们看到的化工厂爆炸的消息,今后有望杜绝,传统反应器安全隐患比较大,一旦发生爆炸造成的损失伤亡也大,我们的微通道反应器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安全性高,即使有爆炸的可能,也只会影响到周边十几平方米的小范围,损失会很小。”团队指导老师、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张跃说。
据了解,目前生产一台这样的微通道反应器大约需要30万元,而同类产品之前智能依赖从美国进口,每台价格150万元。
为油田配“移动污水处理厂”,环保和实用性强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李志平、张浩等10人组成的《欧尔克绿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团队在本次大赛上同样拿到了金奖,他们设计生产的一款撬装式“移动污水处理厂”填补了国内空白,创新性强,具有实际推广价值,为石油开采环保作出了贡献。
“传统石油开采的油田都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但一些小型的油田可能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条件,或者从经济角度考虑不划算,只能讲污水外运处理,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开发了撬装式移动污水处理厂,一辆普通卡车就能运走,还能几台设备并联使用,非常方便。”团队队长李志平介绍,目前该设备已在西部某油田运行了一年多时间,每年为该小型油田节约35万多元。
据介绍,这种撬装式“移动污水处理厂”利用物理原理处理污水,用离心技术让油水分离,尾水现场就能回注底层,还能实现循环使用,环保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了大赛现场专家的认可。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何岩峰是团队的指导教师之一,他告诉记者,这种撬装式移动污水处理厂,具有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仅物理反应,设备撬装化可灵活扩容等优点,推广前景十分看好。“每台设备成本大约100万元,现在我们已经接了4台意向性订单。”何岩峰说。
诸多合作单位找上门,学校75万元重奖获奖团队“这次我们学校团队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是一次新突破,现在已经有很多单位找上门,要求与我们的获奖团队合作。”常州大学团委书记周晓东介绍,微通道反应器项目已经有几十家单位有合作意向,其中十几家单位已经准备使用该反应器,而撬装式“移动污水处理厂”也获得了国内多个油田的青睐,推广前景看好。
据悉,日前常州大学还专门出台了《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放75万元重奖在本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的3个团队。
“获得金奖的每支队伍奖励30万元,银奖队伍15万元,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周晓东表示,每笔奖金中有50%会直接发放给团队的老师和学生,另外50%将用于团队今后的项目建设和成果的孵化。
得知学校如此重奖获奖团队,师生们很振奋,“这是学校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为今后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一定会合理使用好奖金,不断循环创新创业的正能量。”学生李志平开心地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