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事关学生个人发展,事关学校社会声誉,更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乎人才强国百年大计。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育人功能不足、业务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更加突出。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是数字化赋能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典型应用。它能够实现就业信息的迅速采集、整理与分析;促进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学生团体等相关组织和人员的协作;优化就业服务流程,比如提供学生的职业发展全程智慧导引。
国外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利用社会化的就业数字化平台及搭建本校自主研发的职业发展数字化平台,是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方式。
全球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领英)汇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与企业数据。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在LinkedIn上开设了账号,毕业生可以创建简历,接收推荐职位信息,与企业建立好友联系。尚未毕业的学生可通过平台了解校友就业情况,为自身职业规划提供参考。据统计,那些将个人资料分享到LinkedIn上的员工更容易获得青睐。企业则可以将求职者锁定为某高校某专业的潜在应聘者,通过分类搜索的方式,实现招聘效率的提升。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求职平台,LinkedIn可以伴随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给学生提供更多机遇。
Handshake(握手)最初名为Stryder,由三名密歇根理工大学毕业生于2014年创立,与传统的陌生专业社交网站不同,Handshake帮助学生和校友建立关系,而不仅仅是与已经认识的人建立联系。通过购买平台的服务,学校为学生开设平台账号,学生可直接与平台招聘方进行互动交流,在线应聘。学生登录后,Handshake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校、专业等背景资料,以此为依据推送相关工作或实习资讯,学生可自行筛选职位、工作地点等形成专属职位表。
另外,作为企业招聘渠道之一的综合性远程工作平台已在国际市场形成若干典型代表。全球综合类人力外包服务平台Upwork,拥有海量远程办公自由职业者资源;Fiverr是兼职服务领域的第三方平台代表;Toptal是相对高端的自由职业者平台,号称只筛选出前3%自由职业者,帮助企业匹配全球范围内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设计师、商业顾问;国外全品类自由职业者平台Freelancer,汇集了众多人才类型,覆盖了程序开发、市场推广、广告、会计、法律等专业领域;Dribbble设计师社区,聚集了如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插画师、图标艺术家、印刷师、LOGO设计师等众多创意领域的设计达人;VueJobs是由Vue.js和Laravel的发烧友开发并建立的,为企业和有远程岗位需求的Vue.js人才搭建沟通桥梁。图1是部分国外招聘就业数字化平台及网站。
图1 国外招聘就业数字化平台及网站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2年推出IAAS(实习即服务)数字平台,通过IAAS平台,学生可以在学年任意时段参与学校与雇主合作的短期项目,这些工作经验被认定为实习。学生通过实习接触不同行业、了解行业需求变化,拓展和深化职业认知,将课堂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更快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在哈佛大学的Crimson Careers平台上,学生不仅可以预约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享受个性化的职业建议、求职攻略、简历和求职信审核等服务项目,还可以参加涵盖职业探索、求职技巧、面试备考、职业发展策略等主题的职业规划研修班。
国内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就业工作服务水平和数字化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2年教育部在“新职网”“24365智慧就业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推出“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该平台是教育系统及有关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与就业管理的综合性平台,与各地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及有关社会招聘网站互联,提供多样化服务。平台汇集丰富的就业岗位,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提供了大量职业测评、职业百科、职业案例,以及覆盖百万毕业生的“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堂和就业指导培训系列课程。
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数智就业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10个需求清单和3个场景清单,围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三精准”,构建了“简历优化AI实验室+就业行为数据库+大学生就业数据监测平台”的跨校企、跨学院、跨层级的数智就业特色场景。让求职更有效、指导服务更有温度、数字赋能更有力,有效解决学生简历指导难、就业信息匹配难、精准就业帮扶难等痛点问题,实现平台治理精细化、招聘服务便捷化、数据交互自动化、校院协同一体化、就业服务智能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地图”于2023年推出,是学校专门开发的就业服务数字化系统,实现了自动筛选海量信息,精准推送到学生身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求职意愿,定制专业、地域、行业等岗位信息、宣讲会信息关键词,选择推送频次及接收方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指导环节的数字化建设没有止步于此。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设置自助盖章机,就业材料线上申请、自助盖章,开通网上自助申请打印就业三方协议;上线智慧就业咨询系统,为学生就业答疑解惑,针对高频问题实现自动回复,同时配备专业团队对复杂问题进行个性化解答。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就业帮助,如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简历制作系统、人工智能模拟面试等。
总之,无论是针对全社会,还是针对高校学生,或者是只针对本校学生的平台,都致力于充分整合社会、学校、企业各方资源,帮助学生直接接触招聘方,减少求职路上的阻碍,帮助实现快速、精准的人岗匹配。表1罗列了国内数字化赋能毕业生就业的部分实践。
表1 国内部分数字化赋能毕业生就业情况
结语
本文对于高校毕业生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的未来发展,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构建全周期职业发展支持体系,覆盖大学生整个职业成长周期,如职业发展的基础启蒙,相关知识的职业发展学习,以及有组织的实习就业等,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探索路径。第二,重构就业育人的工作生态,通过聚合社会、高校、个人各个层面的与高校就业工作相关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共同体。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5年6月刊
作者:刘娜(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责编:余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