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社交平台、在线视频甚至网络游戏,这些曾经被教育界视为洪水猛兽的新技术,正在对校园中的教、学以及创新需求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已经成为悄悄改变学生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力量。通过这些应用,老师们可以更方便地讨论教学,也可以通过微博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实时在线讨论,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更有趣的是,这些新技术解放了学习工具对学习者的限制,实现了无处不在的学习。
真正理解技术的作用并充分运用,将使校园中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感受教育、学习过程中的无限快乐。在不久前举办的“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上,众多IT 企业展示了其最新的信息化教育解决方案。其中,华为公司以“A Better Way toLearn”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其最新推出的eSpace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现场的展示,记者了解到,这套方案全面提供了从eCourse精品资源共享及学习管理平台到学生电子书包,从eClass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到多媒体教室,以及数字图书馆、校园统一通信、校园一卡通和平安校园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可以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提高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决策等方面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力。
其实一直以来,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就是利用开放的网络教学技术,实现广泛的学校互联、不同课堂互联,最后实现全球范围的学校互联。这一理念符合全球教育的发展方向,一个数字化的校园可给师生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建设数字化校园,需要更多地将数字化资源引入学校,将会有更多的教学资源需要在网络上发布,这些无疑都会给信息化建设者提出挑战。
华为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冯业猛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手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内容,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都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环境后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终身学习。同时,我们希望为学校创建现代化的环境,提高学生技能,让学生能够智慧学习,更让不同地域的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此外,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
值得一提的是,eSpace解决方案提供了大量虚拟化与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可以将校园网络上异构的计算资源高效地汇聚起来,对其实现自动管理和调度,而通过网络资源的汇聚使得超级计算能力成为了可能。虚拟化则为云计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技术平台,它可以帮助学校信息化平台向云计算方向无缝演进。通过应用服务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等方式,可以解决高校信息化系统中各种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赋予了学校业务管理更大的灵活性。
据冯业猛介绍,eSpace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云计算在校园中的应用,基于云计算架构搭建的“云教育平台”可以为每个学校建立一个独立的虚拟站点,各个节点之间的资源实时自动分发、互相备份;基于无线技术,可实现移动学习,支持PC、PAD、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接入学习,不在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多媒体技术,实现“协作学习”,师生可以查找多媒体课件或进入实时互动课堂进行观摩学习,同时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笔记分享和文字交流,支持关注,象微博一样推荐适合每个学员自己感兴趣的热门学习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提高老师教学质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