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从义务教育抓起
日本政府认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应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要求全国的中、小学制定各种教学方针,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等各领域人才的成长历程,从而使学生们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怀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并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思想及价值观,日本政府正在探讨改革教学体制,使其更灵活,鼓励高中毕业生利用开始大学生活前的一段时间在国内外旅游、做义工或临时工。
针对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日本政府试图通过深化高校改革来培养创新人才。日本文部科学省汇总的未来人才培养意见,将高等教育任务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具有高级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培养富有创造性、具备优秀研究和开发能力的研究人员;培养具备突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培养能够在各个领域支撑知识社会、具备高级知识素养的人才。
为此,文部科学省每年通过提供专门经费来资助国内大学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研究基地,培养年轻学者和未来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同时,日本政府和各大学还通过提供奖学金和科研津贴等经济援助方式,帮助学生和年轻学者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完成学业和研究。例如,京都大学2009年启动了一项名为“白眉项目”的人才培养项目,向优秀年轻人才提供职位,帮助他们专心从事研究。该项目将建设“新一代研究者”培养中心,并由校内外杰出人士负责选拔人才。该中心聘用的青年研究人员除工资外还可获得充足的研究经费,聘用期内不用参加教学和管理工作,也不需要接受考评,可以潜心于科研工作。
日本政府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产业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九州大学于2009年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宇宙工学和航空技术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开发,并通过在大学研究生院开办讲座等方式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日本政府认为,产学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在于:实行长期实习制度,便于大学与企业之间沟通和协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人才;通过创办新兴产业来激活经济。
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确保多样化的人才,日本政府还十分重视女研究人员的工作机会。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日本大学和企业的理科研究人员中女性所占比例为13%,与美国的34.3%、意大利的29.9%和法国的27.8%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如果任由优秀女研究人员流失,日本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东京大学和东北大学已由校方拨款开办了校内托儿所等设施,而静冈大学和神户大学也为女研究人员配了助手以确保她们拥有足够的育儿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