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右)
陈志文:还有一个,今年七月公布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是我们未来十年教育的红宝书,这里提出很多具体的计划和要求,其中有一块,是关于教育信息化了,我印象特别深,用了一个词,就是强调以互联网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关键,我能理解这个关键的词意思,关键实际是指说它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手段。那么,我不清楚咱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计划?
杨一江:我是这样理解,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进行着,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除了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普通的管理者,我感觉中央很高层次的领导,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提高,这个基于什么在提高呢?不是光说,主要是信息化的这一套东西,网络技术信息化,实实在在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所以引起了高层的重视,学校的重视,使用者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所以从我们学校来讲,我们把“十二五”规划当中,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在子规划当中,专门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
在前期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化工程,已经有比较大的投入。就是我们算过帐,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投的钱差不多快1个亿了,很高了。八九千万大概是这样。我们也统计了一下,光使用的计算机的终端就有7千多台。
陈志文:等于3个人就有一台了?
杨一江:是这样的概念。也有的算这个帐,说你花这个钱要盖大楼得盖好几座大楼,这就有一个什么样认识的问题。所以我们学校层面,领导的层面,对这个高度重视,我们专门有一个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我校长,共同领导这个事情。所以学校也高度重视这个工作,把它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也纳入到年度计划。每年学校党委至少两次专门听一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整个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这块,我们自己感觉还是走在前列的。我们也还想保持这个地位,始终保持我们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
我感觉一个赶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不能落后下来。比如今天我到这来参观,第二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这个我们一定要跟上这个潮流的,而且争取到国家资金,我们尽量争取,争取不到我们每年自己拿出一定的投入,和这个东西接轨。
再有,怎么样把信息化的资源利用好。依我看,现在这样信息化的过去说的高速公路,已经都有了,现在也足够用的了。就是用的究竟如何。我作为这个学校的校长,我现在感觉到内蒙古师范大学这块两方面的问题,一个,在资源方面支持了一般的教学,支持了一般的管理、办公这个都没有问题了。下一步高层次一点的资源,特别是一些学者用的资源,数据库、文献等等这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建设。
另外,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这方面也不平衡,比如说图书馆信息化层次应该很高的地方,但是恰恰这方面还比较弱,下一步就是怎么这个东西提高。还有就是甚至到教育部对学校评估的标准里,生均100册图书,到现在还说的是纸质图书,将来电子的资源怎么去算?就是我们老师搞科研成果发表在杂志上论文算,在网上这个算什么?这套东西也都可以说某种意义上制约着我们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希望中国教育在线,赛尔网,像我们教育部的中心,我们应该考虑这个东西,有一个你们从高端引导这个信息化建设发展问题。
还有,我们作为师范类的学校,我们考虑怎么样作为一个中心,把我们的资源辐射到基础教育方面。尤其是内蒙古,我讲东西2400公里,南北1700公里,118万平方公里,怎么把我们的资源辐射下去,让它实实在在的发挥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一个是网络要覆盖,更全面一点,发挥更大更广。再一个里面的资源。还有人才培训。人才培训,对基层的教师,基层的管理人员,使得他们懂这些东西,用这些东西,这样发挥他们的作用。
陈志文:我觉得从您主抓信息化足以说明这些。其实在国外非常好的大学,尤其像欧美的学校,的确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说它的每个高校都有所谓的CIO,就是主管信息化,是副校长。现在在西方高校里边引进教师的时候,必然考察一项能力,网络教学能力。本质就反映了一种东西,学生进去以后,你的ID,网上用学校的资源,包括选课学习等等,都是一种基本能力,这方面做的很好。我觉得只要杨校长重视,内蒙古师范大学肯定在这方面作出很好的表率,我们自己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