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高校“入学司正官”被引入韩国
为了真正意义上能够扩大大学的学生选拔自主权限,保证小学、中学阶段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强化大学录取招生的自主化和特性化,打破成绩分数为主的整齐划一选拔人才的方式,源于美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入学司正官/查定官”(Admissions Officer) 被引入到了韩国高校的招生和人才选拔环节。
“入学司正官”指的是各个高校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实现能够自由选拔录取富有创新精神、良好素质和潜能,并且和学校发展目标、建校理念高度吻合的优秀人才,而采取的任用大学录取招生专业人士(“入学司正官”)进行招生录取的高校人才选拔录取制度。“入学司正官”负责对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课程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管理;对科学合理高效率的人才选拔方法进行研究、开发;对人才选拔材料进行审查、评价,并且对于个别报名申请者是否具备入学资格进行判断;对入学新生学业和学校学习生活的快速适应进行专业指导。
因为各个大学对于人才的定义和素质要求多种多样,因家庭、受教育环境和个人身体智力等内外部条件多种多样,申请入学的高中毕业生的性格、能力、素质和潜能都不尽相同,所以“入学司正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扮演的角色也就千差万别。按照大学的招生录取考试方法和人才选拔的考查侧重点,“入学司正官”要对申请入学的高中毕业生能否入学进行判断和最终决定,负责对自主招生计划范围内的学生资格进行审查,必要时,也会参与到其他类型的招生环节。
需要转变思路全社会积极参与
不断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韩国高校的显著特点。当高校增多,学生增多,各高校单独考试招生的办法无法正常进行时,引入全国统一预考和各校再单独组织考试相结合的改革办法;当发现学生的负担太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时,则引入“大学入学学力考试”和参考高中成绩相结合的改革;当发现高校在选拔新生的自主权得不到保证时,则引入“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校再考查相结合的改革方法;当发现高考制“一卷定终身”的不合理性、不公平性等弊端时,则引入高考成绩不计算总分及提高高中生活记录簿的比重等改革措施。
当然,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是根据招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而制定并付诸实施的,不断推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促使韩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日益完善。尽管如此,韩国社会各界对高考的批评声不绝于耳。原因就在于高考改革的不透明性和改革参与主体的单一化。可见,目前韩国高考改革单纯从高考的选拔方式以及选拔条件来寻找突破口远远不够,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作为办学主体的各级各类高校积极参与。(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张雷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所提出的系列改革目标,例如“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等,德国也做了很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