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需要 创建学习型社会
http://www.edu.cn 2007-03-30 作者:袁正光2014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 01-04 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组 12-24
CERNET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11-24 李志民:互联网促进人类文明... 11-15
|
21世纪,一个崭新的世纪,一个崭新的时代。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新时代,是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是一个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新时代,是一个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新时代。 于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入新世纪的必然选择。 学习,古已有之。我们的孔夫子在2000多年前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么,今天提出“学习型社会”有什么新的意义呢?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其特点是:全员学习,互动学习,终身学习,学会学习;人人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习生存和发展;学习型社会是由学习型教育系统,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共同组成;学习,是为了让生命活出真正的意义。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并诞生两大观念:人文观念——尊重人;科学观念——尊重规律。紧接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等三个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在,又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社会本身都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人从过去的工具人,经济人,发展到现代的社会人,文化人。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人与人的相互交流与认同得到更好的实现,自信、平等和价值感等现代国民素质得到更广泛的提升。于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之出现。 一、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知识消费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的经济时代。 (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和农业也将知识化,出现知识化的工业和农业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农业和工业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农场主们利用的人造卫星图像来自美国的陆地卫星系统,它由几颗联邦政府操作的对陆地情况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组成。这些人造卫星可以从高空拍摄红外线照片,红外线照相机可以探测出某块种植区的温度和湿度水平。这些图像与农场地图绘制程序结合起来就可以显示出发生干旱或洪水的区域。 与此同时,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产量监视器在联合收割机收割谷物或者小麦时,可以让农场主了解种植区的任何一块土地的产量。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技术的发展,农业更发展到生物农业的阶段。过去,优良品种的培育,主要是建立在细胞水平上的杂交技术,现在进一步发展到分子水平的基因技术。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价格更便宜的各种转基因农作物正在上市。农业将进入到生物农业阶段。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生物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业的知识化过程,或者说,农业走向知识化的农业。 农业知识化,这就要求农民知识化,或者知识化的农民,也就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新一代农民。我国农民还占人口的60%以上,而农民的文化程度更是普遍在初中以下,我国文盲仍然高达85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在农村,中国的文盲总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这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创建学习新社会,首先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发展的需要。 同样,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导致传统的工业知识化。 信息化导致制造业从过去的手工制造、机械化制造、自动化制造,进一步发展到全数字制造。上个世纪中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控机床,自动地把原材料加工成为零部件,导致制造技术从机械化发展到自动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钳工、车工、铣工等工作岗位被淘汰。此时装配线上还要靠人工进行组装,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半数字制造”。现在,数字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用数控的机械手、工业机器人进一步自动地把零部件组装成为整机,出现了“全数字制造技术”。出现了“车间无人化”的生产方式。同样,随之而来的,是组装线上的工作岗位也将逐步被淘汰。 全数字制造技术也叫“融设计、生产、组装与销售为一体的制造技术”。波音777和世界上差不多一半的汽车生产都使用了全数字制造技术。 所以我们可以把全数字制造技术概括为“五化”:生产“自动化”、“快速化”,车间“无人化”、制造“精确化”,产品“个性化”。 (三)人类将从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创造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更重要的是,全数字制造把人类从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创造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所以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几千年来,人类从未摆脱的繁重的、枯燥的、重复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时代,逐渐被计算机和机器所取代,人类将专门从事创造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是人类的又一次解放,人类社会的又一次伟大进步。同时,也是一场新的挑战,人们熟悉的劳动本领和就业岗位,也将进一步的被淘汰,这就给国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劳动生产率已经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关键是知识的生产率。而知识生产率又取决于创新的速度。创新的速度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储备、科学优势、教育状况、机制体制环境以及观念等等。这些深层次的因素是现行经济学未能涉及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二,重要的是创新的速度。80年代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质量”,90年代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再造”,2000年世界经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新速度”。 技术每年的淘汰率是20%,也就是说,技术的寿命周期平均只有5年。现在,人人都在提创新,重要的是创新的速度。慢了就要挨打。 第三,最重要的是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如果说技术是经济增长之源,那么科学是技术之根,教育是科学和技术之本,机制和体制是这一切的关键,观念则是这一切的关键之关键。 所以说,技术创新取决于科学创新,科学创新又取决于教育创新,科学、技术、教育创新又取决于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这一切又取决于观念的创新。只注意当前和表面,不在更深厚的层次上打好基础的国家,差距将越来越大。 物质经济时代,以“消耗”物资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物质是有限的,而且越用越少,甚至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以“转化”物资为基础。 “消耗”是有限的,“转化”则是无限的。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看,“物质不灭定律”,物质不生不灭的,只有转化。知识的巨大力量就在于“把价值比较低的物质转化为价值比较高的物质”。所以,知识经济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化”需要知识。知识,需要学习。事实上,知识经济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也在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型社会,知识型社会。加之,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加快。因此,也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工作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个人的角度,从“工具观”(工作是谋生的手段)发展到“精神需求观”(人生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从组织的角度,从用人工作,发展到用工作育人。
|
- 2012-11-09努力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
- 2007-03-30适应时代需要 创建学习型社会
- 2007-03-30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二)
- 2007-03-30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一)
- 2007-03-30专家提出学习型社会四大理念
- 2007-03-30为学习型社会鼓与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