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扩大和改革已是一大热门话题,报刊和网络上也登载了大量讨论。除了同仁们所提到的诸多方面,笔者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学制改革上也大有可为。
一、本科学制可缩短至三年
中、日、美和前苏联的本科学制(文理科)均为四年,比英联邦多一年。据笔者观察了解,英联邦大学三年制本科毕业生的质量并不亚于北美大学四年制的毕业生。也就是说,用三年时间足可培养出国际标准的本科毕业生。
一般而言,我国高中毕业生在基础知识层面上高于西方国家的毕业生。如果大学教育的水准和效益能进一步提高,普通本科教育应能缩短为三年。一个特殊的情况是我国大学教育中有不少政治和外文课程,但是,我国的高校每年授课时间一般为36--38周,远远长于英,美,澳等国的24--28周。仅就基础和专业课来说,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课程数量多且每门课程的学时也偏长,这方面改革的空间还很大。
如果以上缩短本科学制的建议得以实施,获益将是巨大的。就大部分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可节省不少学费和相关支出。就学校而言,资源(包括师资和教学设施)的利用将更充分,因为在在校生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届学生的数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就国家和社会而言,在无需增加经费的情况下即可扩大招生三分之一。因为这部分扩招是基于原有学校的能力,教学质量将得以保障。同时,高校扩招也缓解了安置中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二、本科教育可引入"优等"学士学位
优等学士学位(Bachelor of Honours)是在英联邦大学中普遍实行的一种学位。顾名思义,这个学位一般授予本科毕业生中较优秀者,其等级分为:一等(I),二等A级(IIA),二等B级(IIB)和三等(III)。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中优等和非优等学士学位的获得者都是三年毕业(大部分学科),仅是成绩的差别。但在苏格兰和澳大利亚的大学中,则需在三年学习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再做一年的研究并以论文考核通过。北美许多大学中也有优等学士学位,一般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不延长学习期限的情况下,做若干学分的研究再提交论文通过。相比英格兰,爱尔兰和北美的学生,苏格兰和澳大利亚的学生在研究训练上要扎实得多。
这种学位的好处在于:1.加强优秀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鼓励竞争的机制。2.集中研究资源,指导少数能力强并有志于研究的本科学生完成有一定份量的论文。这也是利用优秀本科生做研究的方法。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的本科生都要做三至六个月的毕业论文,但由于不少学生研究能力不足,忙于找工作及指导教授和其它资源的限制,许多论文的水平较低。3.加快研究生的培养。在英联邦大学中,一等(I)和二等A级(IIA)优等学士学位的获得者有资格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包括牛津和剑桥)中从本科到博士毕业的学习过程只需6--7年。
我国的高校似可采用苏格兰和澳大利亚的模式,选已完成本科三年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根据学校的质量取10-30%),第四年在教授指导下做全年的研究(也可有少量课程)最后论文考核通过获优等学士学位,然后再选拔优秀者直接攻博。若如次,则一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入学到博士毕业的学习过程将缩短为7--8年。
三、硕士学制可缩短并分为两段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制一般为三年,可能是世界上最长的。但是,我国硕士毕业生在国际上的相对质量标准与资源投入(学生本人和社会的)相差较大。在英联邦大学中申请博士入学和奖学金,我国七年的硕士毕业生被视为与人家三,四年的优等学士学位毕业生相当;在北美大学中就读研究生,学分一般也得不到减免。笔者认为,可将硕士学制缩短为一至二年并分为两段。对于获二等B级以上优等学士学位或现行体制下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者,可以一年研究论文毕业;对于只获普通学士学位或转换专业者,则要先经过一年的硕士资格阶段,通过的再进入论文阶段。这里我们亦可采用英联邦大学中的制度,将硕士学位分为普通(Pass)和优等(Honours)两等,分别授予只通过第一阶段和完成论文的学生。在论文阶段表现突出的硕士生可延长二至三年直接做博士论文。实行这些改进的好处不仅为学制缩短,同时也可使教育和受教育者增加相互选择的机会和灵活性。
以上是笔者经多年在国内外学习工作的一些体会和看法。所谈的三个方面,既可通盘考虑,亦可分别对待。本文的目的是想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同仁的兴趣从而展开讨论。提高办学效益,对于我们这个经济还很落后的人口大国来说,显然意义十分重大。当然,学制改动是大事,需要慎重行事,可先立题研讨和试点。
[作者简介:张韧,毕业于南开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任职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