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石穿的研究
尽管吴宝珠曾经就读于天才班,但在他的合作者恽之玮看来,吴宝珠并没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天才的“表面光芒”,比如反应奇快、竞争性强。“但是他的思考很深入,是水滴石穿的类型。”恽之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做问题有着自己的节奏和品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博士后恽之玮自三年前开始与吴宝珠接触,一年前开始与其合作研究与朗兰兹纲领有关的一个猜想。他们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Jochen Heinloth在2010年合作完成的相关论文为朗兰兹纲领提供了新的例证。
初到法国的吴宝珠发现法国的教育体系与越南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他需要先在法国的高中里读两年预科,才能再读大学。法国高中里的学习不是像越南那样为考试做准备,而是为研究做准备。
法国政府提供给吴宝珠的奖学金本是为他就读巴黎第六大学,但吴宝珠转而选择了法国赫赫有名的高等师范大学。在这里,他师从数学家迈克·布鲁意(Michel Broue)。布鲁意的研究专长在于代数几何和表示论。
彼时,“法国自守形式之父”罗杰·戈德门特(Roger Godement)颇具影响力的文章正在法国数学界大放异彩。他写了许多介绍性的文章和书籍,让数学界对朗兰兹纲领和自守形式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一度几乎人人都在做相关研究。戈德门特的学生埃尔维·雅凯(Hervé Jacquet)曾与朗兰兹合作,完成了自守表示论的奠基性工作。
吴宝珠被这种热情所包围,他的老师布鲁意又建议他跟着巴黎第十一大学的数学家热拉尔·洛蒙(Gérard Laumon)做研究,吴宝珠便与朗兰兹纲领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洛蒙的合作结果是给出了基本引理在酉群情形的证明,这使他们后来在2004年获得了克雷数学研究所颁发的克雷研究奖。
吴宝珠与洛蒙的这项成果也使他在数学界凸显了出来。所以实际上,吴宝珠在读大学期间即开始做博士生的课题。1997年,吴宝珠从巴黎第十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里解决了一个与基本引理非常类似的问题,这也让他感到解决基本引理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从1998年开始,吴宝珠以他特有的节奏,滴水穿石,向着攻克基本引理的目标而去。达到这一目标,他前后花了10年时间。其间,在2005年,33岁的吴宝珠在越南获得教授职称,成为越南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十年间,令吴宝珠感到庆幸的是,在法国的科研体制下,他能够专心做他的数学研究,而不需要考虑发表论文的问题。“我没有兴趣写糟糕的论文,我只写几篇好论文。我的同事告诉我,‘不要浪费时间写糟糕的论文,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这不是我的方式,这是法国的标准。”吴宝珠对中国媒体说。
在数学研究之外,吴宝珠是个非常顾家的人,也懂得享受生活。在恽之玮看来,他待人谦和,很真诚。“我在他家做客的时候,他会用木炭生起壁炉,拿出好酒,放放音乐。两个小女儿总是缠着他,其乐融融。”恽之玮说,“跟我自己相比,他生活的品位要高得多。”
吴宝珠现在拥有法国和越南的双重国籍。他读过很多法国文学,喜欢加缪的作品,也曾经跟恽之玮谈起中国文学,读过贾平凹的作品和中国古典名著的越南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