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素质教育 > 理论研究
转变教育观念 合理定位素质教育
2005-10-18    

字体大小: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从理论上讲具有双重职能,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二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劳动者。但在实践中,以及人们的认识上,却把基础教育作为从低到高的选拔和淘汰制度,即是为高一级学校特别是大学输送毕业生,最终要培养的是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名人明星等社会高级人才。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评价制度等都是为上述目标打基础的,而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所应具备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如人们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要等必备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常识往往被忽视了。

  在全社会以高考论成败的评价体系中,我国只有20%的学生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经过激烈的升学大战,进入高等院校,而其余80%的学生只能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高或走入社会。而这些学生却缺乏谋生的本领和能力。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孩子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在采访和座谈中,很多家长都表示,其实他们都想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但是都怕高考,目前的状况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因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通过择校想办法把孩子送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就意味着将拥有好的工作和好的生活。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是全家的失败。看到孩子学习很苦,家长虽然心疼,但还必须违心逼着孩子苦读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效益和校长、教师个人的荣辱。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敢冒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人才观,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基础教育目标定位应着眼于培养合格公民,据此应重新研究确定培养公民必备素质的基本课程和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省市级政府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因地制宜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通过立法,确保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机会均等。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千万别“管”孩子》为何畅销?
· 《千万别“管”孩子》提出“自主教育”观念引起广泛关注
· 明天的音乐课怎么上?
· 体验教育∶为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 陈氏父女的故事
· 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
· 从中学就开始失望,早了点吧?
· 河北将在4年内彻底取消小学百分制
· 教师作用半径过长
· 加利福尼亚大学修正只重分数做法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