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从中学就开始失望,早了点吧?
2001-11-09    

字体大小:

    一项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阶段,90%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由对孩子的“高期望”变为“失望”的不在少数———

  子女能考上名牌大学、找个好工作是当今做家长的最大希望之一。而一项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阶段,90%左右的家长期望孩子能上大学,但在中学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由对孩子的“高期望”变为“失望”的不在少数。尤其到初中二年级,家长对孩子“听其自然”的占了44.4%。很多家长说“我已经失望了”、“我不抱希望了”。

  这一调查结果来自教育部的研究课题《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家庭教育特点、发展趋势及规律性的调查研究》。主持这一调查的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宝祥。他说,“家长希望子女成才心切,但又不掌握教育子女成才的规律和方法”。他认为,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家庭教育从“粗放式”进入了“精耕细作”时代。但现代家庭教育面临很多新问题,家长要重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提高自己的素养,树立新的养育观念。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几个主要倾向。一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情感因素冲击了理智因素。比如,在很多家庭,父母从不过生日,孩子的生日却隆重热烈;现实中,很少有学生主动帮父母干家务,而向几千名中小学生家长调查孩子的品德表现时,家长最满意的却是“孝敬父母”。孩子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被超量的爱包围着,很容易发展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

  二是家长不掌握教育子女成才的规律和方法。所以才会从中学就开始失望。初中本来是孩子最为活跃的时期,成绩也会相应地有所起伏,但很多家长只重视学习,有的批评、训斥孩子,有的以分数高低定奖惩,有的只许孩子在家念书,不许玩耍,有的盲目请家教,不从实际出发,花高价“买”学上。家长片面重视学习,不重视其他,尤其忽视对孩子进行“怎样做人”的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是家长教育意识增强,但时间精力不够。王宝祥说,过去家长教育孩子基本上是“粗放式”,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家庭教育进入了“精耕细作”时代。但在调查中,很多家长反映“教育孩子太累”、“工作太忙”,孩子或“留守在家”,或寄宿亲友家里,家庭教育几乎谈不上。

  此外,社会影响因素的增多,也使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难点。孩子们面对鱼龙混杂的信息,很难进行鉴别和筛选,可能受好的影响,也可能受坏的影响。与信息渠道单一的时代相比,今天信息渠道的广泛性使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信息差,孩子看到、听到、经历的,家长可能全然不知,造成了沟通和施教上的困难。到了中学,随着孩子视野和活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电脑网络的发展,这种信息差就越来越大,有的中学生甚至由此“看不起”自己的家长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唐洪认为,家长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学习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专家提示:警惕青春期社交恐惧
· 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报名者踏破门坎
· 《千万别“管”孩子》为何畅销?
· 《千万别“管”孩子》提出“自主教育”观念引起广泛关注
· 明天的音乐课怎么上?
· 专家建言:不应过分期待孩子超常优秀
· 孩子的心里话会对谁说
· 专家忠告:对孩子的爱心需要正确引导
· 为求自尊 自缢身亡
· 家庭教育不能只重智力开发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