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蒋方舟:
或涉足调查性报道,想做彼得·海斯勒
羊城晚报:你为什么选择学新闻?今年海南省理科状元周怿曾对媒体表示,以后很想成为一名记者,却引来一群媒体人士的“吐槽”和“规劝”。作为一个过来人,你会怎么说?
蒋方舟:选择学新闻,一是因为文科可选的专业有限;二是为写作考虑,新闻专业和时代联系紧密一些,不至于让人脱离现实,变成书斋写作。作为过来人,我觉得做记者,如果有其他的专业背景(非新闻专业),会更好些。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也不一定要做记者。
推荐内容>>蒋方舟清华刚毕业即任《新周刊》副主编引争议
羊城晚报:大家看到你的新闻作品,以专栏和评论居多,你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是哪一篇?
蒋方舟:我写过一些新闻稿,人物专访和深度调查类都有,比如《天才的出走》,这篇为当事人考虑没有放到网上。我对非虚构类的写作,其实一直是有兴趣的,写得很投入。后来我看到了一个好友的分析,认为我不应该写此类新闻稿,受了一点打击。
羊城晚报:这个行业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蒋方舟:是触角吧,深入社会生活最敏感的触角。
羊城晚报:你最希望做哪个领域的报道?最喜欢看哪一类报道?
蒋方舟:专访和综述。
羊城晚报:如果除去“天才少女”、“知名作家”的外衣,和同行(记者)相比,你觉得你还有什么优势?你预计会在这个行业做多久?
蒋方舟:我的优势可能是视角和文字风格。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吧。
羊城晚报:你曾对媒体说过“想做调查性报道”,你最欣赏的调查报道记者是谁?采访时,你最怕遇到什么问题?
蒋方舟:我一度很想做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寻路中国》的作者)。采访时,最怕遇到的当然是拒访了。
羊城晚报:业内都说,女记者很难嫁,你或妈妈有担心过这个问题吗?你大学期间也一直没恋爱,怕不怕成为剩女?
蒋方舟:我觉得三十岁前结婚,都太早了点。我现在没有把恋爱结婚当头等大事考虑,我家里没有人催婚催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