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查:期盼一张安稳的书桌
2009-12-03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打工子弟学校陷入困局

  由于农民工子女全部转入公办学校并不现实,这让“非法”的打工子弟学校仍然活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几经周折,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五环外的奶西村,东北人崔克中在这里办了一家名叫文德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大部分打工子弟学校一样,周围是大片的拆迁地。从这个地方到北苑城铁站要经过一大片没有柏油路的荒地。

  崔克中租的校舍是原来村子里的活动基地,两排平房,院子里有假山。相比很多学校,这样的条件还算可以。11月25日晚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开一辆旧的面包车将一些要求接送的孩子送回家。当然这是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服务。

  崔校长原来是沈阳一所大学计算机系的老师,觉得做教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辞职后开始办打工子弟学校。但是他做了几年后才发现:“这也是一个不简单的江湖。”

  目前他的学校仅有200多名学生,这在打工子弟学校里规模不大。他对记者表示,办学校的校长未必都懂教育,盈利是第一位的。正是因为大量农民工子女无法顺利入学,这就带来了一定的盈利空间。一些人从老家带来了老乡亲戚就开始办学,资质很差。

  在自己的学校走上正轨的时候,崔校长将学校交给一个生意人打理,自己去哈尔滨做生意,结果一年后,原本400人的学校只剩下了不到200学生。“他拖着不给老师工资,老师都走了,我真被坑苦了。”

  他告诉记者很多打工学校条件比较恶劣,管理混乱,老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有些老师为了拿奖金,甚至考试的时候就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别说传授知识了,孩子做人都成大问题。”

  令他们头疼的是拆迁问题,由于没有合法的办学资质,他们随时有被取缔的风险,一般来说,他们不会被取缔,只有在这片需要征地的时候才会被轰走。对于一些抱有短期眼光的地方政府来说,经营征地是创收,而留着这些学校则是负担。

  在他看来,打工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有的是有几十年教龄的退休教师,也有从未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地方师范学校毕业的应届生,还有一些是曾经的代课教师,由于无法转正或工资太低而外出打工的。对于他们来说教书工作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流动很快,教学质量问题十分突出。

  一项调查显示,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与公办学校相比要相差10多分。这些学校的学生成绩,低年级平均80分左右,高年级平均60~70分。

  管理、资质、人员流动、频遭取缔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让多数打工子弟学校深陷多重困境。公办学校进不去,民办学校问题多多,那么夹在中间的这些孩子何去何从,对未来城市造成不良影响的隐患如何消除,仍是一道待解的难题。(记者 车辉)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郑州:符合条件农民工子女可报考入读所有高中
· 金山区举行民办农民工小学家庭教育指导观摩会
· 全国政协委员: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
· 中央下拨45.68亿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 王玉芬: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应"流转"起来
· 1400万农民工子女 有望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
· 专家热议教改:农民工子女教育仍是难题(图)
· 聚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呼唤公益播撒希望
·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让"流动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
· 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 改变高考原籍报考制度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