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延缓取缔打工子弟校
半数打工子弟已入读公办校
4日,海淀区教委延缓取消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行动,原定于当天对私自开学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的第二轮拉网式排查没有按期进行,向学生家长第二次发放《家长告知书》的计划也临时取消。记者了解到,截至昨天,海淀区27所公办学校已接收近一半的分流学生,而原计划要求取缔的37所非法打工子弟学校昨天仍然在正常开学,并没有出现学生停课的情况。
现场
公办小学贴出招收告示
昨天上午10点,记者陪同几位家长来到北宫门小学“踩点”,该校将与这几位来京打工者孩子就读的明圆学校进行对接。北宫门小学校门口已贴出告示,详细列出办理接收手续需要的证明材料,并在学校传达室设立了明圆学校学生登记处,接待前来准备办理分流手续的家长。
通知上并未对之前家长们担心的办齐“五证”和收费标准等问题做出介绍。负责登记的传达室工作人员告诉家长,这次接收的孩子不需要交借读费,甚至还能免除部分费用。看到学校漂亮的塑胶操场、整洁干净的教学楼,几位家长都表示出满意的神情,很快在登记表上做了登记。
突变
临时取消发放《告知书》
上午11点,当家长们回到明圆学校时,从校长张歌真处得知,教委临时决定当天不来学校检查了,原计划检查时向家长发放《家长告知书》也一同取消。一位家长当即向教委之前公布的咨询电话进行询问。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表示,发放告知书的工作确实暂缓,“学生原本在哪里上学,还是先在哪里上。”
与此同时,北京社会小学、试验站小学等多所计划取缔的打工子弟学校校长都接到了教委取消检查的消息。利民希望学校的20余位家长集体来到海淀区教委,也同样得到了“暂时回学校上课,等候教委解决”的答复。
家长态度
最担心孩子没学上
来自山东的李铁力今年刚把孩子送入明圆学校一年级,他告诉记者,得知学校将被取缔的消息后,家里人每天都为孩子上学问题发愁,“今天我是专门请了一天假,就是想把这件事解决好。”和李铁力一样,其他几位家长都是闻讯赶来的。他们向记者表示,对于此次分流情况知道得并不清楚,甚至孩子应该对应去哪所学校报到都不知道。多数家长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孩子没学上,至于是在公办校上还是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倒是其次才考虑的问题。
教委说法
非法学校暂缓取缔
记者了解到,取消此次检查是海淀教育部门鉴于来自各方的压力而决定的,对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取缔行动将“暂缓”。海淀教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对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规范管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海淀区在执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方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不知情、不理解,对接收学校存在疑虑;另一方面某些未经批准的流动人员自办学校为利益驱动,所采取的不配合、抵触行为以及一些误导家长的行为。
该负责人称,目前最大的困难与任务是,确保新学期开学时每一个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顺利就读。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将要取缔的打工子弟学校,都要先保证孩子们“有学上”。下一步是要这些孩子“上好学”。
现状
半数学生已进入公办校
据海淀区教委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计划分流的1.5万名打工子弟中,已有一半多进入公办校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办学校容纳能力达到饱和,海淀区公办小学的容量接受两万人也没有问题。海淀区已投入1300多万元,为打工子弟扩建了264间教室,定做了15000套桌椅,返聘了数十位老教师,接收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而对于部分学生家长嫌上学远的问题,教育部门正计划延长一些学校的校车路线。
各区进展
石景山
非法学校全部取缔
石景山区整顿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工作已完成了第一阶段整改任务,最后两所学校已于前天关闭。17所对应接收学校还在陆续为分流来的学生办理相关报名手续,保证他们陆续进入学校学习。
朝阳
安全检查今起启动
今天起,由朝阳区安监局、区教委等部门牵头的打工子弟学校安全检查将全面启动,覆盖全区88所打工子弟学校。对在安全检查中不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将坚决取缔。此外,将继续扩大公立学校和已经审批的流动人员自办学校的接收规模。(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