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校“逃课族”透视:课堂上没有想要的知识
2011-10-08    中国广播网

字体大小:

  说法 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课堂上没有我想要的”

  严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些老师的授课方式僵硬,课堂缺乏新意,是现在有些大学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原因。现在的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非常多元化的,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他们接触的知识和我们那个年代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我带的是美院的学生,思维都很灵活,所以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来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

  针对大学课堂里点名来督促学生上课的方式,严老师说:“我不会用点名这种方式来约束学生,大学生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他们愿意干什么或者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去做。我觉得还是要用课堂的氛围来感染学生。”严老师觉得,大学老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的交流,在学生们身上她也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新事物。

  另一位在大学带政治课的赵老师则告诉记者,像马哲、思修等公共课,真正发自内心喜欢上的学生在少数,所以他们为了保持上课时的出勤率会采取点名、提问等一些措施督促学生按时出勤上课。“对于学生来说,逃课并不可怕,逃课去做和学习相关的事情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去做和学习成长无关的事情,这是大学生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小于现在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他的大学生活用他的话来说“非常充实”,不是学业,而是种种“副业”让他这样感觉。他说:“逃课是可以的,但是逃课要逃得有质量。如果你觉得你有比上课更有意义的事去做,你就可以逃。”不过,小于认为,真正逃得有意义的人大概只占逃课人数的十分之一。大学四年小于送过外卖、做过家教、给文化公司写过无数文案策划。虽然耽误了一些课程,可小于仍然觉得“利大于弊”。他认为,自己写一份文案策划所能学到的东西是上几堂课无法得到的。

  课堂上没有我想要的、谈恋爱成了他们逃课的主要原因。“这是大学里公开的秘密,也许课堂上没有我想要的东西。”一位大三男生对记者说。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专家谈2014高教改革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将全面铺开
· “学分制学费”是高教改革 或变相涨价
· 刘广明:上海纽约大学与南方科大的共同使命
· 直补学生破解高校食堂涨价潮
· 单靠补贴不能解决问题 高校食堂拿什么应对涨声?
· 地方政府助高校缓解债务危机 评:可多途径解决
· 业界:高等院校应大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启动实施
· 业界称高等教育机制弊端在于“进口出口”问题
· 教育时评:学生会异化谁之过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