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高招乱战:各校上演36计 港校以逸代劳大丰收
2011-07-12  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怪象36计釜底抽薪

  多方势力帮助“北清绑架”

  招生上演的掐尖乱象不止于此。7月1日,著名日本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玮连续发表几十条微博,痛斥招生中遭遇的畸形的“北清绑架”。

  冯玮告诉记者,他接到了一个家长的哭诉,促使他在微博上奋起痛斥招生乱象。高考成绩列全省理科前茅的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某考生,因实在经受不住各方压力,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改变志愿。家长哭着和复旦的老师说:“女儿每次接到电话就在哭。”从这名孩子的分数出来,发现明显能进入“北清”的成绩后,她家里就从未“消停”,一家人从未能够晚上12点以前睡觉。考生“偷偷”和复旦签署“预录取协议”,并央求复旦老师帮她“暂时保密”。由于该考生迟迟没选“北清”,各路人马全线出动。冯玮在微博上列数了施压人员的组成:宜昌市武家区领导、教委领导、学校有关方面领导、该生父亲所在单位领导、与该生父母本人“能说上话”的亲戚、朋友、同学。在这种情况下,该名考生只能修改了志愿,目前被北大法学院录取,北大承诺一年后会让其转专业。

  推荐阅读高招生源抢夺战缘何频发 唯分数论压制学生发展
  推荐阅读聚焦高招三大"网络话题" 自主招生缘何屡遭诟病
  推荐阅读内地高考招生乱象可能致优秀学生外流加剧 
  推荐阅读高招制度迟迟不变 “生源争夺战”隐患难消 
  推荐阅读名校争高分专科院校争生源:"两头"考生很"抢手"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冯玮总结了“北清绑架”的三种表现:一是考生的电话都由班主任接听,阻止其他学校的老师接触考生;二是组织考生在学校集中填报志愿,“督促”其报考“北清”;第三种情况是今年当复旦老师和黄冈中学一学生约好在学校见面,老师知道后半路将考生截回。另外,他称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在招生中也有误导考生现象,“我听说有北大老师和考生说复旦衰落了,我也听说清华老师说我们复旦是文科类院校。”

  记者点评

  对于“北清绑架”现象出现的原因,冯玮称是源于“北清神话”,而这个神话是由“合力”铸成。被北大、清华录取了多少考生,成为一些地方的行政政绩;而这个指标同时也被高中校长用来体现办学水平,招揽优质初中生源;而招生又涉及到了学校的经济收益,和教师考核及高额奖金挂钩;最后,考生本身也长期受“北清神话”影响而“迷信”。导致这个神话的气球越吹越大。

  因此,仅仅为了提高“北清率”的权力政绩,便不顾及考生意愿和实际学业需要,强制“绑架”他们上“北清”,实质是对考生教育权利的一种“绑架”。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高招生源抢夺战缘何频发 唯分数论压制学生发展
· 生源危机“狼来了” 大批高校准备饿肚子过冬
· 北京2015年高考文综政治考查点将更接地气
· 2015武汉体育特长生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公示
· 各省高考难度排行榜走红 湖北高考难度全国第三
· 各省高考难度排行榜走红 河南开启困难模式
· 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 2014河南艺考本科录取率35.35% 普通本科44%
· 河南杞县高考替考案一审落槌 教体局干部被判拘役
· 高考专业:注意十大“最不实用”高考专业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