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提出了改造现行的考试制度、实现从考试到评价跃升的新理念,之后开始在PETS(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自学考试和NCRE(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试中探索试验,尤其在近两年的高水平院校联考中,得到了考生和招生院校的高度认可。
戴家干说:“考试如何围绕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变化,为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服务?人才培养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是否建立了人人成才的人才观?我们的考试评价不应该是‘黑色评价’,考人的缺点,把人考倒了、考糊了。考试评价应该是‘绿色评价’,发现人的优点和特长,找出潜力和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有技术支撑,建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为教育规划纲要高考改革方案的落实打好技术基础,‘云海工程’实施的就是这样一个基础工程。”
推荐阅读:复旦与上海交大撤下声明 生源争夺隐患难消
推荐阅读:名校争高分专科院校争生源:"两头"考生很"抢手"
推荐阅读:熊丙奇:打破集中录取制度 终结大学"抢生闹剧"
>>>点击:更多教育资讯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50强榜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高考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文科招生50强名单
推荐阅读:人大版2011年中国大学理科招生50强名单
期待在实施中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人追逐当下的热门专业和将来好就业、收入高的专业,而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如果不改变这种片面的社会考试观,高考成绩报告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有多少考生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呢?记者采访发现,在填报志愿中家长和孩子的冲突多表现为:孩子要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家长要孩子选择热门专业。在这种新旧考试观的交锋中,“云海工程”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项改革的成功,不仅要靠制度、政策的设计和技术条件,也要依赖和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
“高考成绩报告单是在综合考生作答情况、心理测验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否准确与填写的认真程度有关,所以学校要指导考生认真填写。另外,其中的高校专业列举可以再细化一些,与测验的项目一致。在项目设计上能否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变化情况?”昆明一中的谭毅老师说。该校教师李蓉则认为,如果将考生十分突出的科目成绩权重加大,则可以对偏科的考生更公平一些。
记者 于建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