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站内搜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EDU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别拿大学排行榜当饭碗"名校排名热"恐陷入怪圈
2011-04-20    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小:

  系列专题不一样的清华:清华为什么出产歌手?
  系列专题不一样的清华:出自清华大学的口号
  系列专题不一样的清华:清华大学的人文传统
  推荐阅读中外校长痛批大学排名 排行榜致大学忘记社会责任 
  推荐阅读高校跟风大学排行榜 提升排名成校长共同目标

  解读

  “名校情结”不如真才实学

  什么是好大学?什么是一流大学?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对此,秋风表示,不一定要有统一的标准,用最朴素的方式去想象,所谓一流大学,它应该是一个好大学,或者说是一个美好的大学,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都可以得到自由的挥发,教师可以自由地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社会、对公共事务的思考。学生则可以在学校里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学到做人的品德。“倘若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会在乎排名多少吗?排名第十和排名第九十九,对它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多数中国家长仍然抱着“排名至上”的择校标准,一味地紧盯着前10、前50的大学,有的时候学校排名只差两名却无比计较。

  有学者指出,对于现在的“90后”和未来的“00后”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舒适感和自信感。在选择大学时更应该考虑的是,是否可以为孩子选择到一个可以让他找到自信的舞台,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平台;是否可以让孩子有发挥的空间,并且可以让其有一定的动力通过努力成为这个群体当中最优秀的人。

  对于很多家长及学生关心的名校毕业是否利于就业的问题,在高校任教近十年的刘老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认为:“名校生在就业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现在的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个人能力,在招聘面试时也会对员工自身进行一系列考察。所以,如若学生在大学里并没有做到自我培养和锻炼,那么仅仅一张名校文凭并不能为学生的就业带来实质性帮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高的未必是最好。有走进名校的梦想没有错,但是梦想成真是靠理性的抉择,靠华而不实的文书跌跌撞撞走进名校未必就能实现自我。大学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上应该担负起责任,“泡沫化”的数字不应成为大学争相追逐的目标,当中国的大学被这些泛滥的排行榜所绑架,中国大学何时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宋冰 郑寒月)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

 

  延伸阅读
· 大学排行榜不同版本"互掐" 都自称最权威
· 大学排行榜不同版本"互掐" 都自称最权威
· 大学排行榜不同版本“互掐” 都自称最权威
·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北大8年蝉联第一
·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北京大学雄居第一
· 2014年中国10大女光棍大学排行榜(图)
· 教育时评:安心办学 忘记大学排行榜
· 亚洲大学排行日本领先 北大排名下降
· 亚洲大学排行榜 北大第五湖南大学第八十一
· 2014中国734所不同类型大学多项指标排行榜
  投稿
  诚邀合作
 010-62603942、62603049
  邮箱:
  liufang#cernet.com
  wangshuang#cernet.com
       >>详情点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
·教育部部署寒假工作 ...
·教育部要求落实教师...
·国务院教育督导办专...
  教育黄页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导航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中国教育网络
·中国大学教学
·EDU免费精华视频课堂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